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拥有世界先进技术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IFDI与OFDI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然成为影响世界投资趋向的国际直接投资大国,打破了传统的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在当今世界经济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等背景下,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低增长”并伴随大幅波动的新形态,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却实现逆势增长,如何解释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如何基于国内强大的市场发展需求,发展高质量的国际直接投资,实现双向FDI协调发展,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命题。已有文献从多个角度讨论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或发展中国家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但对于金融因素的考虑还有待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以资金管理为主,但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其逐渐向市场调节转变,并逐步形成一个功能齐全、形式多样、互为补充、分工协作的多层次银行业金融结构体系,促使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经历了由垄断到竞争的发展过程,逐步放松对银行分支机构的市场准入规制,也进一步加剧了银行业竞争。银行业的存量改革和增量发展为本文从金融的视角讨论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等问题提供了机会。基于此,本文以中国的银行业结构发展特征和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现状为事实依据,从金融发展缓解融资约束的角度分析了银行业竞争对IFDI与OFDI的影响机制。并以银行业分支机构数量度量银行业竞争程度,结合使用实证的方法系统考察了银行业竞争对IFDI与OFDI的影响效应,为排除金融发展的内生问题,本文进一步以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讨论城市商业设立对IFDI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银行业竞争对双向FDI协调性的作用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内容上,拓展了关于银行业竞争、IFDI以及OFDI等方面的文献;研究结构上,将双向FDI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分别讨论银行业竞争对FDI流入和流出的影响;研究方法上,综合使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及多个维度的数据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实现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合理评估银行业竞争效率,深化金融结构性改革,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研究结论具体包含以下几点:第一,银行业竞争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以及工具变量方法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且银行业竞争通过直接影响城市信贷水平,从而间接改变城市融资环境来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与IFDI的倒“U”型关系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显著,西部地区不显著,且不存在南北差异;其在第二、三产业相关的细分行业具有倒“U”型特征,而在第一产业不显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对IFDI的影响具有倒“U”型特征,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则表现为“U”型特征,而农村信用社竞争对IFDI无明显影响。第二,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对IFD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过改变数据统计口径、剔除异常值、安慰剂检验和分地区等一系列稳健性分析,以及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估计的内生性分析之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同时,结合企业数据,从企业层面证实了城商行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当地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而影响IFDI的区位分布。此外,本文还从城商行资金规模和经营规模扩张两个角度分析其合并、异地设立分行的经营行为对I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商行经营规模的扩张,即设立分支机构,无论是对属地还是异地城市IFDI的促进作用均不明显,而其资金规模扩张,即城市商业银行的并购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有明显促进作用,相对于盲目地对地方金融机构进行数量扩张,合理的金融结构对IFDI更具有吸引力,这也验证了城商行作为银行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影响IFDI的区位选择。第三,银行业竞争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经过修正变量度量方法、控制政策干扰影响、考虑内生性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银行业竞争通过增加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升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拓展性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提升了轻工业、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但降低了非制造业、非轻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银行业竞争显著促进了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率,但降低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率;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不受企业对外业务范围、东道国收入水平及是否为“一带一路”国家的影响。第四,银行业竞争对双向FDI协调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对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重新度量以及控制银行业分支机构扩张和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的政策效应,结果依然稳健。分时段的检验结果显示,银行业竞争对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影响在不同时间段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总体呈现出随年份不断增强的趋势;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在东部沿海及高收入地区对双向FDI协调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内陆及低收入地区表现出抑制作用。从银行业影响双向FDI的互动机制来看,银行业竞争能够通过降低IFDI而影响OFDI,但OFDI对IFDI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当银行业竞争强度达到一定条件时,银行业竞争均能通过调整地区IFDI与OFDI流量进而影响双向FDI的协调性。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银行业发展和国际直接投资战略发展方面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注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量改革和增量发展的协调推进。在存量方面,持续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完善金融结构的同时重视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在增量方面,有序扩张的同时注重中小银行发展效率,构建多元化高质量的银行业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并降低金融风险,建立和完善对新增金融机构的持续监督管理体系。第二,深化银行业市场结构改革,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适当引入银行业竞争机制改善信贷资源配置扭曲,在国有银行之外引入更多的非国有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将产权多元化改革与银行业市场结构多元化改革相结合。在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中小银行稳定有序发展,明确各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功能。持续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学习和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先进的服务理念、管理经验和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第三,协调区域金融和经济发展,提升金融经济匹配度。通过适当的产业转移和完善企业投融资机制,加强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建设,培育、增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竞争力,适当引导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也鼓励有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企业向中西部方向发展,将银行的对外开放与地区经济和企业的对外开放深度结合。第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全面总结以往的国际直接投资实践经验,实现对外开放的量变到质变;完善“引进来”和“走出去”相关政策制度,保证对外开放的质量;结合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制定合理的对外开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