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给犊牛提供一个温暖、干燥、空气清新的生产环境,设计并建造了一种适合寒冷地区冬季使用的犊牛舍,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检验。设计的犊牛舍为温室型,坐北朝南。温室型犊牛舍前侧采用双层塑料膜覆盖,两层膜之间相距0.2m,塑料膜与地面的夹角为66。。屋顶采用双层彩钢板中间夹0.12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墙体采用中间夹0.2m厚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无机玻璃钢保温板。在犊牛舍后墙外还设置了0.5m厚、1.8m高的草垛。温室型犊牛舍的通风换气系统为流入排出式。两个进气口设置在两侧端墙上,两个排气管设置在屋脊处,排气管上端高出屋脊0.7m,下端向舍内延伸0.8m。进气口和排气管均用保温材料制作。温室型犊牛舍内设置10个犊牛岛,采用单列式布置。犊牛岛前部为运动区,后部为休息区。休息区的屋顶为双坡式,屋顶采用彩钢板中间夹0.02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墙体采用中间夹0.02m厚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无机玻璃钢保温板。犊牛岛底部为漏缝地板。对照舍为传统型的犊牛舍,屋顶为双坡式,墙体为0.50m厚的砖混结构。传统犊牛舍冬季为密闭式,无专用的进气管和排气管。犊牛采用单栏饲养。选择16头初生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期坦母犊牛,随机分为两组,一组(9头)饲养在温室型犊牛舍,另一组(7头)饲养在传统犊牛舍。测定了两个犊牛舍内的空气温度、舍内表面温度、牛床的表面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有害气体浓度和细菌含量。观测了犊牛的皮肤温度、体重和健康情况。环境测定结果显示,外界天气睛朗且平均气温为(-20+1)℃、(-15±1)℃和(-10±1)℃时,温室型犊牛舍内空气的平均温度分别为-0.6℃、2.1℃和6.7℃,比传统犊牛舍高5.6℃、5.4℃和8.3℃;内表面平均温度为0.8℃,比传统犊牛舍高7℃。阴天情况下,温室型犊牛舍内空气的平均温度和内表面平均温度分别比传统犊牛舍高1.3℃和1.7℃。试验期间,温室型犊牛舍内的平均相对湿度为60.6%,传统犊牛舍为93.6%。温室型犊牛舍中NH3浓度、CO2浓度和细菌总数分别为0.0mg·m-3、2470mg·m-3和4.9×104cfu.m-3,而传统犊牛舍中分别为2.96mg·m-3、3097mg·m-3和8.1×104cfu·m-3。犊牛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温室型犊牛舍中犊牛的平均日增重略高于传统犊牛舍,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温室型犊牛舍中犊牛的发病率显著低于传统犊牛舍(P<0.05),死亡率也低于传统犊牛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双层塑料膜、彩钢保温板、无机玻璃钢保温板作为犊牛舍的外围护结构,并在北墙的外面堆放草垛,既能够利用温室效应增加舍内热量的来源,又提高了犊牛舍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能力,减少了外围护结构的散热,满足了寒冷地区犊牛舍防寒保温的需要;(2)采用低处设进气口、高处设排气管,即流入排出式通风换气系统设计,进气口和排气管都用保温材料制作,实现了冬季排出犊牛舍内水汽、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提供新鲜空气的目的;(3)采用犊牛舍内设置犊牛岛的设计方案,既实现了犊牛舍冬季适宜的通风换气,又避免了寒冷空气对犊牛的直接吹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