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口号叫响多年,高中阶段,学业压力大,拥有良好的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本科毕业之后,本人就职于赵县第六中学,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三年的时间主要讲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从而有了机会深入的研究与摸索。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其中过程与方法要素中主张的是学生“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开展创造潜能。养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保持身心健康发展的能力。根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这就引起了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强调学生们的情感表达,乐活的态度,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然而随处可见的视觉文化使学生们眼界大开,可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活跃了思维,获得了审美体验,视觉文化丰富的同时也产生这一些负面效应,例如:网络直播等低俗行为、风气不正的视频、沉迷网戏等有很多弊端,长期沉醉于此,为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埋下隐患。作为教师,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清除影响心理健康的阻碍。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心育,心育亦育心。心育,字面上是心理健康教育,对人实施心理影响。也可以说是心理素质教育。近年来各类学校开始注重心理方面的工作,心理问题不是心理教师的一门课的任务,每一名任教教师都应该有这种意识。目前,心理教学与学科教学是分离的,虽然心理教育是每一名教师的职业评测的一部分,但是其中的知识概念枯燥乏味,与实际的教学联系不紧密。视觉文化中很多与美术教育有关。所以美术教育不得不担起这一重任。心理健康教育,辩证的去思考这一概念。一是,问题未出现,打预防针,引导教育学生向健康的心理发展。二是,发现问题,用心理健康知识去解决问题。本人通过教学实践,借鉴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文献阅读、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教学探索。美术课程没有纳入高考科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比较轻松,更适宜在教学实践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因此要在美术教育课程中逐渐渗透心育的因素,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价值观念、思考大是大非的能力。本文结构:引言部分,主要是结合从教以来遇到教学上的问题,反思和分析传统美术教学的弊端,以及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高中生的心理状态。结合美术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找寻切合点,摸索科学心育的教学方法。第一章查阅相关资料,对国内美术教育的背景、理念、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对赵县第六中学美术课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第二章开展美术课中融入心育的重要性以及美术课中实施心育的可能性。第三章摸索和总结在美术鉴赏课程中融入心育的途径和融入的前提条件。从两方面进行阐述,教师自身素养方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心育的途径方面。第四章探究高中美术课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融入心育因素,以及融入这一因素后评价方式做出的改变。第五章高中美术鉴赏课融入心育教育,课堂心育案例及分析。以赵县第六中学的融入心育教学探索为例,实际探索和分析教学问题。第六章讲述和总结美术鉴赏课中融入心育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