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体瓦斯吸附实验机理与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ha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层瓦斯流动过程同步伴生着互相牵制的四大类物理现象:吸附解吸、胀缩变形、扩散渗流和温压变化,因此,在实验室物理模拟该过程,测试煤的吸附等温线与吸附动力学曲线,获取吸附常数、扩散系数、渗透率及变形系数等参数,既是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和瓦斯抽采等工程实践的必备条件,又是煤的吸附扩散规律等理论研究的基础。然而,目前大量吸附模拟试验取得很多新发现的同时,却出现了严重分歧的测试结果和过程误差,主要有:(1)煤的吸附等温线出现峰值和下拐现象,不符合常见的第Ⅰ型吸附特征,因而产生了多种争议的解释,如:负吸附、超临界吸附、解吸滞后型吸附等;(2)煤体瓦斯吸附动力学曲线出现了交叉下拐现象,因而出现了多种分歧的校正方法,如:液相法、截距法、Langmuir和D-A模型法等;(3)煤吸附瓦斯过程中存在吸附放热升温、解吸吸热与节流膨胀降温等热力学效应,然而传统物理模拟试验却采用恒温处理,与事实不符;(4)传统压降法和解吸法测量不同时刻的压力和流量数据来获取吸附/扩散动力学曲线,并非直接测量的吸附/扩散量的动态变化。这些分歧和误差既影响了煤体瓦斯吸附及其动力学实验的可靠性,又阻碍了吸附常数和扩散系数等工程参数测定技术的进步。因此,本论文运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和试验验证等方法,开展了煤体瓦斯吸附实验机理与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主要聚焦于:煤体瓦斯吸附实验原理分析,煤体瓦斯吸附动力学模型及试验方法构建,煤体瓦斯吸附动力学模型的试验验证和应用等,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发现当今的科技手段无法直接测试煤的实际吸附量。无论是重量法还是体积法实验,只能测量Gibbs吸附量,不能将实验室测量的吸附等温线直接应用于吸附常数计算,实际吸附量必须采用Gibbs吸附量和吸附相密度进行反算,并以截距法为基础建立了吸附相密度分段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吸附常数的准确性,证实了煤的实际吸附量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2)揭示了煤体瓦斯吸附等温线下拐现象的本质原因。煤体瓦斯吸附等温线随压力增高出现峰值和下拐现象,其本质原因是实验测定的吸附相质量忽略了Gibbs舍弃量ρva,当瓦斯压力低,或者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弱时,是合理的,对于像煤一样吸附能力强的吸附剂,瓦斯压力高时,Gibbs舍弃量不可忽略,并非前人所说的负吸附、超临界吸附或解吸滞后型吸附等导致的异常现象。(3)建立了煤体瓦斯吸附动力学模型及试验方法。该模型以Gibbs吸附理论为基础,将游离相和吸附相虚拟分离,描述了吸附瓦斯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可计算煤体瓦斯吸附过程任一时刻吸附相和游离相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压和分压吸附法两种吸附率动力学曲线试验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温压波动和Gibbs舍弃量等试验精度问题,为煤体瓦斯吸附过程中吸附、扩散、变形、温压效应等物理现象的动态模拟和同步测试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为解决大断面、大采深、高地应力矿井破碎煤岩注浆加固材料渗透性差、抗压强度低、界面结合力弱等技术难题,重点开展了特种水泥基注浆材料(Special Cement-based Grouting Materials,简称SCGM)大水灰比条件下超细化处理后的水化特征和物理性能、添加碳酸钙和水化硅酸钙(C-S-H)凝胶的增强机理和水化特征、添加亲煤岩性有机调节剂对注浆结石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工业
车辆检测与识别技术能够为公安部门交通管理提供极其显著的帮助。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在检测识别的速度及精度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进而导致其可应用性受限。本文对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时存在的模型参数冗余、弱光环境下图像细节特征提取困难、相似车辆识别错误率高等问题,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多种有效的优化理论与方法,并在当前主流算法模型下
黄曲霉毒素具抑制免疫和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作用,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主要由产毒黄曲霉生长代谢产生,抑制黄曲霉孢子生长萌发是预防饲料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途径。探明黄曲霉孢子萌发过程中的代谢规律及调控途径,对科学抑制黄曲霉孢子萌发、生长并进而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有重要理论意义。本研究观察了黄曲霉孢子在萌发过程不同阶段的形态学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代谢组学等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孢子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在关于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住房金融是以住房信贷为主的各种住房信用资金的交易活动,90年代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务快速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后,住房引起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日益受到学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正确处理政府调节和市场发展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特别是受到1895年甲午战败的刺激,许多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国之道。严复大力宣传西方富强之道,提出“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的救国方案;为了唤起人民自觉,梁启超喊出“新民说”;陈独秀的“新青年”又开辟一条崭新的救国之路。近代中国逐渐掀起了一股“教育救国”的热潮。“社会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引入了近代中国,从早期的“扫盲教育”,到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训练民众”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第二高发肿瘤,其中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占病理分型的95%。随着禁烟措施的实施,近三年新发病例总人数呈小幅降低,但发病率仍较高,约占所有癌症的1%。喉癌病因复杂,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晚期生存率仍较低。因此,充分探索喉癌尤其转移性喉癌发病机制,寻找稳定、可信的喉癌治疗、预后评估靶点,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陆地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它所提供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娱等服务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活动导致生态系统服务退化甚至丧失,并直接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协同关系,严重限制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及权衡与协同关系受多尺度过程的复杂影响,具有尺度效应、多样性和空间异质性等。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多集中于模拟气候变化或土地利
宽光谱光电探测器的革新与新型窄/零带隙光电材料的发现和应用紧密相关。自石墨烯(Graphene,Gr)红外光电探测器成功制备以来,将半金属材料用于构建室温高速红外宽光谱光电探测器的可行性逐渐得到确认。近些年,随着物质中存在拓扑量子态(例如狄拉克费米子、外尔费米子)的特性在理论和实验上得到证实,新型量子材料体系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高速时期,其研究范畴已从最初的石墨烯拓展到包括狄拉克/外尔半金属、外尔半导
领导人著作日译是党和国家重要文献日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中国对日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自1961年毛泽东著作翻译室成立以来,领导人著作日译已走过60余年历程。功能主义目的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为特定的翻译目的服务。将领导人著作日译行为置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可窥见时代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推动领导人著作日译目的演变。考察领导人著作日译目的演变规律,对指导新时代领导人著作日译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将功能主义
石墨烯的发现彻底颠覆了物理学界的传统思维定式,让人们窥探到了二维世界的精彩。二维纳米材料展现出与块体材料截然不同的理化性质,激起了人们进一步探索制备新型二维材料的热情。二维材料具有原子级厚度、高迁移率、能带可调控等特点,在5 nm工艺节点以下可以有效抑制短沟道效应,有望给“后摩尔时代”的微电子器件带来崭新的技术变革。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chalcogen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