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夫妇外周血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背景: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miscarriage, RM)在临床上是指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和生殖障碍疾病。RM的发病率是1%。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miscarriage, URM)是除染色体、解剖、内分泌、感染、免疫等因素外无明显原因的连续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RM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在生理和心理上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URM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缺少针对性,给临床医生的治疗和患者的生殖健康带来巨大挑战。目前对URM分子遗传学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血管生成介质、激素调控基因的多态性与URM的关联性分析。细胞因子、血管生成介质、激素参与妊娠和分娩的全过程。目前认为这些介质基因表达异常或彼此比例失调可能参与URM的发病机制。已有一些文献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因子、血管生成介质、激素调控基因的多态性是否参与URM的发生发展,但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的结果大都矛盾,且很少发现有意义的关联。因此,细胞因子、血管生成介质、激素调控基因的多态性与URM发生发展的关联性仍不清楚。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 CNVs)近年来被提出。CNVs是指与基因组参考序列相比,基因中≥1kb的DNA片段缺失和/或增加。有学者认为,CNVs是URM潜在的遗传学因素。遗传自父母的CNVs可能导致RM,如果该CNV涉及印记基因;涉及与胚胎/胎盘发育相关的基因,且其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涉及基因表达不稳定,则可能导致流产的发生。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rray-CGH)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的分子核型分析技术,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够对全基因组CNVs进行高通量、高分辨率分析,并且能够精确定位,因此最适合于诊断染色体的微缺失或微重复。随着array-CGH技术的发展应用,多种常见复杂疾病的全基因组CNVs分析结果相继出现。由于病例筛选的严格性、病例数量的限制以及既往技术瓶颈,至今尚未有关于URM夫妇的大规模CNVs研究的开展。目的:检测URM夫妇的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其与URM的相关性。方法:利用array-CGH技术对50对URM夫妇和38对正常生育夫妇进行外周血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结果:病例组中,夫妇双方或一方的7q21.3、 Xp22.3、 Xp22.33CNVs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2.0%vs2.6%;44.0%vs18.0%;90.0%vs71.0%,P<0.05)。位于URM CNVs热点区域7q21.3、 Xp22.3、 Xp22.33的CNVs片段大小,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出URM CNVs热点区域可能位于7q21.3、 Xp22.3、 Xp22.33的观点。仍需进一步研究URM患者的CNVs,尤其是涉及URM候选基因的CNVs,以发现URM患者分子遗传学相关因素。第二章取卵后第17日血清HCG水平对IVF/ICSI最终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背景: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出生。自此,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被广泛应用。很多家庭通过ART拥有了健康的后代。ART通常被看作不孕不育夫妇最后的治疗措施,且接受ART治疗的夫妇同正常妊娠夫妇相比,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性增加。因此,接受ART治疗的夫妇经常对他们的治疗和随后的妊娠结局倍感压力和焦虑。所以,对ART妊娠结局早期、可靠的预测,对于医护工作人员和接受ART治疗的不孕不育夫妇具有重要意义。血清指标和经阴道B型超声是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后的常规随访项目。但经阴道B型超声检测妊娠囊需要在胚胎移植后4-5周进行。血清指标在ART早期阶段即可确认是否妊娠及预测妊娠结局,故被广泛应用。目前,已有很多研究旨在探讨血清指标和IVF后妊娠结局的关系,例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孕激素,雌二醇和抑制素等。HCG属于糖蛋白激素,最早可于受精后6-8日在母亲血清中检测到。HCG由合体滋养细胞产生和分泌,其血清水平可反应滋养层的质量和功能。在正常妊娠的早期,母亲血清HCG水平隔日翻倍。在妊娠早期血清HCG水平下降或未隔日翻倍通常提示不良妊娠结局。既往已有文献报道母亲血清HCG水平有助于鉴别ART后正常和异常妊娠结局,但仍有一些局限性,如既往文献报道的ART周期数有限、首次测量血清HCG的时间标准不同。此外,既往文献大多只分析了血清HCG水平与IVF妊娠结局(主要是生化妊娠、异位妊娠、自然流产和继续妊娠)的关系,但很少涉及最终临床妊娠结局,即活产。这些因素限制了既往研究结果的可比性,降低了早期血清HCG水平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鲜胚移植周期取卵后第17日血清HCG水平对体外授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 ICSI-ET)最终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6560例IVF/ICSI-ET患者取卵后第17日血清HCG水平和临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560例患者中,阳性,但血清HCG水平低(<100IU/L)的患者异常妊娠结局(自然流产、异位妊娠)的危险性增加(P<0.05)。与异常临床妊娠结局组相比,正常临床妊娠结局(活产)组的取卵后第17日血清HCG水平显著升高(596.80IU/L vs.277.80IU/L, P<0.001)。正常临床妊娠结局组的血清HCG水平分别与自然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分别为596.80IU/L vs.357.15IU/L, P<0.001和596.80IU/Lvs.129.30IU/L, 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预测正常和异常临床妊娠结局的截断值是378IU/L(95%可信区间=0.713-0.747,灵敏度75.9%,特异度61.2%,P<0.001)。结论:鲜胚移植周期取卵后第17日血清HCG水平可有效预测IVF/ICSI1临床妊娠结局。但值得注意的是,HCG截断值没有100%的灵敏度或特异度用以预测正常或异常妊娠结局,这提示我们辅助生殖中常规监测妊娠结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