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对控制权私有收益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iq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股东利用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不断地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与公司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资本市场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由此可能导致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水平及影响因素也随之改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在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2005年5月9日至2008年12月31日大宗股权协议转让的实际情况,采用大宗股权溢价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测算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及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的影响因素变化情况。实证结论发现:股改前的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为29.1753%,股改后的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为23.8946 %,股改后比股改前控制权私有收益减少了约5.28%,说明股权分置改革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的抑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本文还对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股权结构方面,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股权制衡度、流通股比例与控制权私有收益均呈负相关,但是股改前这两个指标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股改后这两个指标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股权制衡度和流通股比例的提高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还不是很明显。2.财务状况方面,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公司财务杠杆均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正相关,但是股改前的通过显著性检验,而股改后的财务杠杆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显著性不好。表明股改前公司的债权人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股改后公司的债权人监督作用比股改前有所提高,但是不明显。股改前后公司的盈利性水平和公司的规模均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显著负相关,表明控制权私利的获取多是发生在盈利状况不好、公司规模较小且非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股票流动性的变化、控股股东投资目的和投资收益来源的变化、外部监督力度和投资者保护环境的变化是导致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减少的主要原因。这说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能够有效地抑制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从而降低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钢琴演奏及教育专业研究生,不仅要有较好的钢琴演奏能力,提高钢琴伴奏,尤其是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艺术歌曲是声乐类体裁之一,其结构精巧,歌词精
研究在SolidWorks环境下,利用扫描切除和包覆特征实现圆柱凸轮三维建模的可行性以及方法和步骤。特别是对于从动件运动规律复杂、加速度大的高转速圆柱凸轮机构的设计和建模,提
快递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此后三十多年中它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中增长目前最快的产业,广泛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中国快递业市场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