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试图帮助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找到发展中的症结所在,以突破现有的局限,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顺利实现产业的升级。
全球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整合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最典型的经济特征,论文从全球价值链的垂直分离与整合两种视角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进行了分析。价值链的全球重直分离使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得以从低端环节加入全球价值链,通过实证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充分利用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但是对不同子行业的影响不同,对纺织业和化纤业的影响大于纺织服装制造业和皮革业。同时,价值链的分离使得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跨国公司买方的市场势力增强,进一步压榨低端环节的利润,跨国公司买方成为价值链的治理者。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由于较低的要素禀赋,缺乏有实力的企业,暂时处于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产业控制力下降,被其俘获。关键原因是国内企业从低端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挤出了企业内部的设计、研发、营销和品牌运营等活动,而这些活动对于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增强产业控制力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可能是早期加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所未能预料到的。因此,政府、产业界和企业大力发展这些生产者服务业是突破现有困境的关键所在。
本文在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疏理的基础之上,采用了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现状的分析和不同国家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全球价值链的重直分离与不同的治理模式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接着运用产业数据和问卷调查对纺织服装产业作了实证检验。在总结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重点内容是全球价值链治理,但是在全球价值链垂直分离的影响因素和垂直分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上,缺乏深入的分析,就此,本文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垂直分离的影响因素,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传统的SCP范式、扩展的比较优势模型、要素结构变动模型和产品内分工模型分析了全球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通过SCP范式和扩展的比较优势模型分析,结论是全球价值链的垂直分离会促进产业绩效,提高参与企业的效率。从要素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只要发展中国家资本存量或技术出现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增长,就会带来发展中国家价值链上的更高附加值环节活动的增长。从产品内分工角度,随着发展中国家分工的不断深入,能够带来其价值链成本面曲线的不断向下移动,使得发展中国家在越来越多的工序上具有较低的成本和比较优势,而发达国家具有优势的工序区间却越来越窄,直至最后,发展中国家在所有的工序上都具有了成本优势,最终把发达国家完全挤出了该产品的全球分工体系,完成了价值链的攀升和产业的升级。
第二,本文选取了纺织服装产业的四个子行业的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量检验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垂直分离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垂直分离确实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证实了前面的理论模型,对四个子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对纺织业影响最大,其次是化学纤维制造业,再其次是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影响最小。这说明,向产业的资本密集型生产环节和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延伸,能从全球价值链的垂直分离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这从实证角度证明了增加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将更有利于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多租金,促进产业的升级。
第三,虽然加入全球价值链有助于产业的绩效的提高,但此结论成立的假设是在不同价值链环节的企业之间,可以自由的利用对方的资源。而现实生活中,发达国家企业可以自由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而却不愿与发展中国家企业分享其技术和渠道,因此在现实发展中,发达国家企业从全球价值链中获益非凡,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能获得有限的收益,甚至是“贫困化增长”,这主要是由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所决定的。全球价值链理论提出了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的四阶段序贯升级的理论假设,本文梳理了五种治理模式下四阶段产业升级的表现和障碍,并通过问卷调查,从纺织服装产业的角度进行了实证检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所加入的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为俘获型全球价值链,俘获型治理模式有助于企业的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却阻碍了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俘获型治理模式正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锁定在低端制造的主要原因。
发展高端价值链环节是突破低端锁定、实现功能升级和建立均衡型治理模式的关键措施。生产者服务业所对应的正是附加值高的价值链环节,通过实证分析,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的确对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产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应立足本国现有的劳动力优势,培育“主导企业寡头型”价值链分工体系,强化技术创新,加强下游的渠道控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政策上大力发展时尚创意等生产者服务业,利用全球价值链多种治理模式的特点,参与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通过产业转移建立自己的区域价值链,进而与价值链的治理者的关系,转变成关系型、模块型或市场型的均衡型治理模式,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第四,在世界纺织服装体系中,能持续向上或向下流动的国家或地区是“稀有”的,95%的国家或地区仍旧维持在世界体系中的原有位置,只有少数流动个案,如由次中心上升到中心的日本和意大利,以及由外围上升到次中心位置的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这些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的过程和经验对于中国内地纺织服装业未来发展和升级方向提供了成功的先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深入细致比较了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较为成功的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六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过程。通过比较分析,发达国家美国、日本、意大利弱化或放弃非核心价值链,把发展的中心放在设计、研发和品牌创新等租金更高的缺乏弹性的高附加值环节上,大力发展技术纺织品、高档面科和时尚产业,完成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改造,纺织服装产业不仅没有衰退,反而对全球网络的控制力更强,对市场反应更灵活,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
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积极承接了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往往从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增值率最低的简单加工环节开始,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均经历了本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进口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本国的生产总额和出口总额均出现了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均实施了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调整措施,本国政府、产业界、企业均对设计、研发和供应链管理等高附加值环节进行了投资,成功地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域价值链,与欧美国家主导企业转变为均衡型关系,顺利的完成了产业升级。韩、台、港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与中国大陆的纺织服装产业的经历很相似,中国可以借鉴其升级的经验,对高附加值环节进行有目的投资,把建立亚洲区域纺织服装品牌及区域产业升级作为切实可行的升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