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央行在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过程中始终面临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是否比相机抉择的最优货币政策(简称相机抉择)更加有效?货币政策利率规则和货币政策数量规则的有效性如何?数量规则是否比利率规则更加有效?哪些因素会对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产生怎样的影响?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不但困扰我国实务界,也困扰我国学术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哪种货币政策规则能够最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更是成为包括我国央行在内的世界各国央行以及国际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尝试通过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简称DSGE模型来分析和解决上述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有效性和我国货币政策规则选择问题,并找出能够最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规则。 本文的主体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最优货币政策模式进行实证检验的同时系统比较了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的有效性;第二部分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数量规则的有效性以及不同粘性机制对我国数量规则的有效性的影响,并通过政策前沿分析和福利损失的比较提出了改进我国数量规则有效性的政策建议;第三部分将DSGE模型与SVAR模型结合起来,通过考察利率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探究了中国利率规则的有效性以及多个因素对中国利率规则有效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对数量规则和利率规则下金融冲击、货币政策冲击和其他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的考察和比较,分析了存在金融摩擦和金融冲击的经济环境下的我国数量规则和利率规则的有效性及其应对金融冲击的有效性。 归纳起来,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1)通过估计一个混合型新凯恩斯DSGE模型,本文在对中国最优货币政策模式是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还是相机抉择进行了实证检验的同时,系统地比较了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的有效性。通过综合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似然比检验、贝叶斯信息准则、二阶矩比较、脉冲响应分析和福利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我国的最优货币政策模式是相机抉择的最优货币政策。在我国,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都把产出稳定当作最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其次是通胀率稳定。相对于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相机抉择使产出和通胀更不稳定,并造成明显更大的社会福利损失,也即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大于相机抉择。随着我国央行对产出稳定偏好程度的增加,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社会福利优势也增大。就规则的有效性而言,在我国,最优泰勒规则可以很好地近似和代替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2)通过运用贝叶斯法估计新凯恩斯DSGE模型,本文基于三种粘性机制新凯恩斯DSGE模型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数量规则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改善我国货币政策数量规则有效性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数量规则对我国经济变量的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也即数量规则的有效性显著;在货币政策数量规则下,仅包含一种粘性机制的传统新凯恩斯DSGE模型会扭曲我国货币政策冲击(货币供应量冲击)的经济效应和数量规则的有效性;不同粘性机制对我国数量规则的有效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粘性机制下的我国货币政策冲击(货币供应量冲击)的经济效应和数量规则的有效性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粘性机制行业的通胀做出系统性反应能够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数量规则的有效性。 (3)通过扩展BGG模型,本文得到了一个包含中国现实经济摩擦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其主要目的一是通过考察利率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来考察利率规则的有效性;二是详细考察多个因素对货币政策利率规则有效性的影响。基于我国经济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规则有效性较为显著,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为利率规则的理论模型很好地拟合和解释了SVAR揭示的我国利率规则有效性的经验事实,除估计法外的六大因素对我国利率规则有效性存在显著影响。 (4)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和各国央行采取货币政策应对危机的实践,表明不同货币政策规则在应对金融冲击的有效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为找出我国最有效地应对金融冲击的货币政策规则,本文一方面将我国现实经济中存在的融资结构调整成本和债务融资税收抵扣等金融摩擦和金融冲击引入到新凯恩斯DSGE模型中,另一方面在此模型框架下考察和比较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综合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分析、历史分解分析和福利分析等分析货币政策规则有效性的方法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存在金融冲击和金融摩擦的背景下,在应对负向金融冲击方面,我国货币政策数量规则的有效性高于利率规则的有效性;相对于数量规则,利率规则都使通胀率和产出更不稳定,并使社会福利损失更大;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具有很大影响,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大于对产出的影响;在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以及存在金融摩擦和金融冲击的情况下,我国央行应更多地采用货币政策数量规则调控经济。 本文主要创新点有: (1)基于一个混合型新凯恩斯模型对中国最优货币政策模式进行了实证检验,从三个方面系统比较了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的有效性,对实证研究中使用的混合型模型和目标函数放在同一个框架下同时进行估计,同时运用了极大似然估计法、反事实仿真、似然比检验、贝叶斯信息准则、二阶矩比较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 (2)采用贝叶斯法估计了一个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为数量规则且同时包含三种粘性机制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分析了三种粘性机制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中国货币政策数量规则有效性的影响,对中国粘性机制的类型及其比例进行了实证估计和检验,考察和比较了不同粘性机制下我国数量规则的有效性。 (3)对BGG模型进行了扩展,将SVAR实证与新凯恩斯DSGE(DNK)理论结合起来考察由我国利率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表示的利率规则的有效性,基于更为稳健的估计法考察了多个因素对利率规则有效性的影响。 (4)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规则和利率规则有效性的比较是在考虑了现实中存在金融摩擦(融资结构调整成本和债务融资的税收抵扣)和金融冲击的基础上进行的,开展了历史分解分析和反事实仿真分析,估计了一个包括金融摩擦、金融冲击和8个外生冲击的新凯恩斯0862模型,基于统一的模型框架详细考察和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金融冲击宏观经济效应的异同。分析了货币政策规则的变化对金融冲击的影响,进而考察了数量规则和利率规则在应对金融冲击(典型表现之一是金融危机)方面的有效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