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生化、病理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继而为延缓IgA肾病患者进入终末期肾脏病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4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患者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为IgA肾病的107例患者。观察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程、血压、肾功能、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血红蛋白、血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脏病理Lee氏分级。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血尿酸正常组及血尿酸增高组,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107例IgA肾病患者,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33.77±10.66岁,以31~40岁发病例数最多。其中男性53例(49.53%),女性54例(50.47%),男女比例为1:1.02。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血尿酸正常组及血尿酸增高组,血尿酸正常组60例(56.07%),血尿酸增高组47例(43.93%),两组之间男、女性别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平均年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5,P>0.05)。两组之间病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5,P>0.05)。两组之间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07例IgA肾病患者中血压正常者65例(60.75%),伴高血压者42例(39.25%)。血尿酸正常组中血压正常者42例(70.0%),高血压者18例(30.0%);血尿酸增高组中血压正常者23例(48.94%),高血压者24例(51.06%)。两组之间血压正常者与高血压者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5)。3.107例IgA肾病患者中肾功能正常者93例(86.92%),肾功能不全者14例(13.08%),其中血尿酸正常组中肾功能正常者57例(95.0%),肾功能不全者3例(5.0%);血尿酸增高组中肾功能正常者36例(76.6%),肾功能不全者11例(23.4%)。两组之间肾功能正常者与肾功能不全者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别比较血尿酸正常组与血尿酸增高组患者血胆固醇、血白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甘油三酯及血红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07例IgA肾病患者肾脏病理Leeˊs分级,Ⅰ+Ⅱ级41例(38.32%),Ⅲ级41例(38.32%),Ⅳ+Ⅴ级25例(23.36%)。以Ⅲ级最多(38.32%)。其中血尿酸正常组中Ⅰ+Ⅱ级32例(53.33%),Ⅲ级18例(30.0%),Ⅳ+Ⅴ级10例(16.67%);血尿酸增高组中Ⅰ+Ⅱ级9例(19.15%),Ⅲ级23例(48.94%),Ⅳ+Ⅴ级15例(31.91%)。两组之间Ⅰ+Ⅱ级、Ⅲ级、Ⅳ+Ⅴ级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与Ⅲ级、Ⅰ+Ⅱ级与Ⅳ+Ⅴ级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Ⅲ级与Ⅳ+Ⅴ级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经Pearson相关分析IgA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体重指数、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甘油三酯、血红蛋白、血压、24h尿蛋白定量及病理分级有相关性。结论:1.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2. 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病理分级较血尿酸正常者严重,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3.IgA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体重指数、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甘油三酯、血红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及病理分级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