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端粒酶的SERS光学肿瘤诊疗技术基础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粒酶的过度表达以及端粒长度的异常变化与癌变密切相关,这使得端粒和端粒酶成为抗癌治疗的新“靶点”。监测组织细胞的端粒酶表达水平和端粒长度能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本论文的工作以发展可靠性好、适用性强的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测量与肿瘤诊疗技术为目标,利用功能化的纳米探针和药物载体,建立了一类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的新型光学检测与肿瘤诊疗方法,为实现靶向端粒酶的SERS光学肿瘤诊疗打下技术基础。主要成果包括:  基于SERS活性对金属纳米粒子聚集态十分敏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即端粒延长控制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法(TEC-SERS)。首先构建了表面同时修饰有端粒酶底物(TS primer)和拉曼标记分子的球形金纳米颗粒,形成了对端粒酶敏感的SERS探针。并运用此探针检测了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其检测限比其他方法低2个数量级,对极早期恶性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这种方法无需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不仅简化了测试过程,还避免了PCR操作中可能造成的假阴性结果,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提出了一种比色法与SERS相结合的快速端粒酶活性筛选检测技术。设计制备了表面修饰有TS primer的磁性捕获粒子(MB@Au@TS)和端粒互补序列(ATE)修饰的呈酒红色的SERS探针(Au-Tag NPs)。由于端粒酶可以在MB@Au@TS表面的TS primer上延伸出端粒重复序列,而延伸了端粒重复序列的MB@Au@TS可俘获带有ATE的SERS探针,因此端粒酶的有无决定了磁性捕获粒子能否捕获SERS探针。磁性分离产物中SERS探针的存在与否能导致产物的颜色与SERS信号产生显著变化。通过监测磁性分离产物的颜色和SERS信号,能实现比色与SERS相结合的端粒酶活性检测。该技术同时具备了比色法的快速性和SERS的高灵敏度,能大大加快样品筛选进程。实验中发现,比色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个肿瘤细胞/mL,而SERS的检测灵敏度为1个肿瘤细胞/mL。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ERS的端粒长度测量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准确地检测出细胞复制过程中端粒长度的变化,并且还能监测端粒酶抑制剂(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端粒长度的抑制效果,这对新型抑制剂作用行为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设计制备了一种端粒酶敏感、SERS可示踪的纳米药物载体。该药物载体能选择性地只在高表达端粒酶的肿瘤细胞中释放药物,在低表达端粒酶的正常细胞中不会释放药物,从而降低了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副作用,提高了抗癌治疗的药效。这种“智能”化的纳米药物载体为基于端粒、端粒酶的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设计思路。提出了同时使用SERS和荧光研究载体释药动力学过程的双模式光谱检测技术,并运用该技术研究了上述药物载体的释药行为。论文还在实验上成功地实现了SERS探针或纳米药物载体的肿瘤细胞靶向作用、细胞内pH值传感及细胞内谷胱甘肽触发的药物释放,为完善药物载体靶向输运与高效释放功能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实际情况中,光学成像系统受像差、非均匀传输介质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是一个空间变化系统。传统图像复原方法为了处理上的方便,大多将光学成像系统近似为空间不变系统,其对于空间变
目前光纤通信系统正朝着高速、大容量的方向发展,而掺铒光纤放大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激光器将掺铒光纤中的铒离子泵浦到高能级
“有啥事情赶紧去找赵书记.”赵建庆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南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南翟村村民的“办事员”,他对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一清二楚,村民们的大事
期刊
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研究,总结相关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采用主流虚拟交互式引擎Unity整合、描述并展示桥梁结构施工全过程的BIM信息,以完成个性化的高互动性大跨径桥梁施
航空电子设备综合化,是一个在苛刻的空间限制、严格的可靠性要求和特定的实时性约束的条件下,对航空电子系统进行信息综合和功能综合的技术。因而,机载数据传输总线是航空电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对雷达采集数据精度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雷达散射截面(缩写RCS)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识别参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太赫兹因其独特的波长范围,更加适合
本文主要研究偏振模色散的模拟及补偿技术。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基本原理,包括偏振模色散的成因、偏振模色散的数学描述和时、频域模型。借助几何光学的矩阵运算,采用多段保偏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