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0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土地无疑是最重要的要素。没有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将失去立足之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创造财富也将无从谈起。在我国已确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下,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必需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地配置,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土地资源又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农村承包地,其担负着生产、粮食安全、社会保障和农业文化传承功能,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无法摆脱流转中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逐。而且,在我国处于强权地位的所有者“集体组织”与农民利益之间又会存在不一致,农村承包地流转中农民“被自愿”时有发生。于是,在流转中的“非农化”和“非粮化”屡禁不绝,农民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这些在阻碍农村承包地流转的同时,也有悖于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基于此,本文把农村承包地流转中“机制创新”作为研究的主线,以农村承包地流转的产权理论、市场理论、使用弱势理论和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理论基础,以当前农村承包地流转的实践及其考量作为逻辑起点,对流转中的市场、动力、风险与规避及相关配套机制进行研究。并借鉴、汲取各地农村承包地流转的实践经验,以构建健康、有序的农村承包地流转机制。全文力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归纳与总结、抽象与概括,以期能进行理论上创新,并指导实践。本文共四部分7章,主要内容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1章绪论。本部分内容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概念界定、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以及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这部分是论文问题的提出。第二部分,是2章农村承包地流转的理论基础及框架。首先,从市场机制运行中产权结构来阐述农村承包经营权束,这是农村承包地流转采取市场机制的必要前提。其次,对农村承包地流转机制中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进行分析,探析这些机制发生作用的机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再次,从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机制管理与规范的目标上论述农村承包地使用弱势理论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市场机制运行中,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市场良性运行的关键。第三部分,是3章农村承包地流转机制运行的实践及其考量。本部分内容包括:(1)从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和村干部的作用上分析农村承包地流转的诱因。(2)对农村承包地流转的现状从流转模式、流转规模、流转速度和流转去向上进行透视,找出农村承包地流转目前所处的层面;并对总体态势进行判断。(3)概括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困境,并从动力机制缺乏、市场要素不健全、流转风险积聚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缺失来分析市场机制运行不畅的原因。第四部分,是4、5、6、7章。这四章是在问题提出、理论基础、流转实践和流转不畅等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动力激活、市场健全、风险规避和配套制度完善四个方面来论述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机制创新。农村承包地机制创新之一:激活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动力。本部分内容首先对农村承包地流转中动力的内涵与构成进行阐述。根据动力作用来源不同,把动力区分为内源性动力和外生性动力两种。其次,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上剖析了动力的影响因素。再次,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为承包地完全流转农户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强化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几个方面来激活农村承包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农村承包地流转机制创新之二:健全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市场机制。该部分内容主要论述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以使农村承包地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流转。并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要求,以及市场机制中主体权能的赋予与客体“物”的具备上对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进行分析,其中重点研究的是价格机制。在价格机制中从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地租着手,通过对地租影响因素分析,流转年期的合理确定,以及在汲取各地流转中租金计算的基础上,再对流转租金模型进行修正。农村承包地机制创新之三:规避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风险。本章内容首先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承包方和受让方损失和收益的角度对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进行归类,并分析这些风险形成的内在机理。然后从保持政策稳定性,制定农村承包地流转法律;加大农业保险的领域,拓展保险的覆盖面;以及培养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上来规避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风险。农村承包地机制创新之四:完善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相关配套制度。这部分内容把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相关配套制度简括为“一体两翼”。首先,对“一体两翼”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一体”与“两翼”辩证统一。其次,从流转农户福祉的视角,论述农村承包地流转中对农民权益的保障,并对当前盛行的“三放弃”模式进行评析。再次,从农村承包地法律保护与用途保护上来论述承包地保护是承包经营权和耕地保护的复合体,同时针对耕地保护政策实施中的变异,提出了承包地保护的路径选择。第四,从农村承包地交易中心的设立与功能、农村土地估价机构的完善、农村承包地流转中法律服务的补白和新型农村金融的构建上来论述如何培育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中介组织。本文力图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围绕着“激活动力、培育市场、积极引导、完善配套”四个环节来进行机制创新。“激活动力”,是针对农村承包地流转中动力机制缺乏,文章从流转中内外动力的激活视角,来创新流转的动力机制。“培育市场”,是从承包地流转健康运行所需市场上,对流转中所需的市场机制来进行研究。“积极引导”,是突出农村承包地流转中政府的作用,在农村承包地流转中,政府不是无为,而应是大有作为,政府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应该转变观念,把管理变成服务,为农村承包地流转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并进行积极引导、服务与监督,使流转按照国家提出的协商、依法、自愿与有偿原则和“三个不得”有序进行。在本文中“积极引导”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进行论述,而是贯穿到“激活动力”、“培育市场”和“完善配套”之中。在某种意义上,“积极引导”的过程又是对进行农村承包地流转全方位服务的过程。“完善配套”主要是从农村承包地流转所需的外部环境上分析。农村承包地的合理、健康和有序流转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土地流转中心、土地评估中心和法律咨询中心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全面铺开,以及进程务工人员在城市住房和子女教育上的改善等,文章从相关配套机制完善上进行创新研究。
其他文献
<正>要成为一名合格有为的秘书,德才兼备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任何一个人要达到德才兼备,都需要后天的修养和长期不懈的努力。个人的德和才的品质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而
期刊
汽车产业是带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涉及到的前向和后续相关产业范围之广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进入本世纪以来,汽车使用量的爆发式增长,随之带来的是能源
英美文学课是语言与文化一体化的教学。学生从中除了可以感受英美文化外,还可以在整个过程中锻炼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能力。因此,英美文学课可以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
伴随我国警务改革不断深入,当今的警察机关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下,警察机关公共关系危机时常发生。警察机关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于警察机关的反应速度快慢、协调能力高低
<正>改革开放,百业振兴.秘书人员要适应新的挑战,为我中华腾飞而多做贡献,就必须注意自身素质的不断调整完善.秘书的素质应当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及心理素质三大方面,关于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西方大行其道的股权激励制度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的青睐。股权激励机制将股东利益与管理层利益结合起来,减少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和降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各国尤其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制尚不健全、金融市场较为脆弱。加之日益深化的开放趋势,使得金融危机一旦出现就会迅
随着经济和市场的日益全球化,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因素也与日俱增。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绩效,纷纷导入战略性
郊野公园是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产物,是城市居民向往自然追求和谐的表现。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多,城市周边旅游市场已越来越兴旺,而
研究目的:从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及实施效益角度,探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集约节约用地和保护资源环境的改进措施。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