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节目是科技与艺术的结晶,大数据及其技术作为最新的科学技术,从被提出到发展的短短几年间,已经对电视节目生产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国内电视业界和学界一方面对大数据前景充满乐观与自信,认为大数据成为了电视行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将有利于电视节目的创新、丰富电视节目内容、增加公众参与电视节目手段,有效促进电视节目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取向,努力迎合节目受众需求,产生的“数据崇拜”导向、“数据鸿沟”现象,引发了电视行业不小的争议与高度的警惕。本论文试图从技术批判学视角出发,探讨大数据以及技术偏向对电视节目生产的影响,从技术创新理论出发,阐释大数据对电视节目生产带来的变革以及电视节目应用大数据的优化路径,为电视传媒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与挑战,提供支持和帮助。论文主要分为“厚重描述”“理论阐释”和“反思总结”三个部分。首先,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大数据时代电视节目生产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从电视生产流程的微观角度出发,重点关注电视节目生产四个要素,即电视节目策划、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评价、电视节目营销,并分别对每个阶段中大数据对电视节目产生影响做了说明。随后,借助于媒介环境学理论知识,分析了电视节目生产中应用大数据引发的正负效应。肯定了大数据促进电视节目创新的积极作用,即节目受众参与度提升,节目内容将更加丰富,节目制作主体之间合作加强,电视节目研发受到重视;同时也指出了大数据技术的对电视节目的损害、数据鸿沟造成的不平等现象、电视节目受众隐私被侵犯等负面效应。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国内电视节目生产的优化路径,认为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对电视节目生产的积极影响,提升电视节目制作主体和节目受众数据素养、加深了解大数据对电视节目生产影响,传统电视台与新媒体高度媒介融合,搭建全媒体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完善相关个人数据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构建电视行业应用大数据的和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