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传播载体,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新时代转型期,人类面临经济结构及意识形态的急剧变化,寻求文化认同及身份归属显得尤为重要。民俗纪录片的艺术化表现手法对民俗事象的强化效果,某种程度上可满足观众对社会认同及情感共鸣的心理诉求。随着民俗纪录片多元化创作风格与传播形式的发展,简单、机械的镜头记录已无法满足观众的感官追求与文化需知。只有通过新颖的题材挖掘、艺术化的影视语言渲染、民俗仪式下的文化底蕴呈现,才能生产出优秀作品,激发观众社会认同感,达到仪式化传播效果。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结合民俗纪录片的相关影像及文献资料,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梳理,指出其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民俗纪录片的概念及特征、历史及现状、传播仪式观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并阐述了传播仪式观视阈下民俗纪录片创作的合理性。第三部分以传播仪式观为理论基点,以纪录片《中国新年》《寻找失落的女儿节》及个人作品《西和乞巧》为样本,分析民俗纪录片的创作对民俗内容仪式化传播的建构与强化过程,主要包括表征建构、要素建构、认同建构,并阐述了传播仪式观视阈下个人作品《西和乞巧》创作的合理性。第四部分在分析前文的基础上,从传播仪式观视角出发,对《西和乞巧》的创作与思考进行深入探讨,包括该作品的表征、要素及认同建构,并对其创作过程、内容本真性及形式规范性作出反思。第五部分是结语部分,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问题与结论,同时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本文以传播仪式观相关理论为根基,以样本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分析民俗纪录片的艺术化表达对民俗事象仪式化传播的强化与建构问题。此为对传播学经验主义学者研究该类纪录片欠缺之处的有力补充,同时加强了传播仪式观相关理论的新时代活力,以期为民俗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带来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