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誉是一个会计学界长期争论的话题,无论是定性的商誉性质问题还是定量的商誉计量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统一而令人说服的结论。就商誉性质而言,“好感价值论”、“无形资源论”、“协同效应论”、“超额盈利论”、“总计价账户论”林林总总;而商誉计量方面,直接计量法与间接计量法互不相让。面对孤立的理论体系,寻找到一种优势计量方法和有机的理论分析框架,是有意义的。这也正是本文回答的问题。本文在系统回顾了商誉性质和计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商誉性质与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超额盈利论”与“直接计量法”有进一步拓展的理论空间。引入并分析了代表“计量观”的Ohlson剩余收益模型,在阐述了超额盈利与剩余收益的关系后,建立了商誉与Ohlson剩余收益模型的联系,在模型“线性信息动态”核心假设下,把传统的需要多期贴现求和的商誉直接计量法,转化为一个当期化的公式,以此挑战间接计量法的盛行。同时以此公式为焦点,结合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会计处理方法、商誉性质、商誉计量四个维度,尝试性的建立了一个有机的商誉理论分析框架,以提供一个思考商誉相关问题的新思路。并就此分析框架,进行了示范性的实证问题研究。全文共分为6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从商誉规范研究多于实证研究的现象出发,导出了“超额盈利论”不仅是一种规范性的理论,并且在商誉实证研究领域存在着理论拓展的空间,以此为契机,展开全文的论述。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分别对商誉的性质、商誉的计量方法和商誉与Ohlson剩余收益模型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第三章是剩余收益模型的推导。在阐述了“计量观”与“信息观”的背景下,推导了Ohlson剩余收益模型与改进的Feltham-Ohlson剩余收益模型,强调模型假设的意义,为后续引入商誉并形成新的计量方法奠定了重要的前提。第四章讨论剩余收益模型下的商誉计量方法并建立一个商誉分析框架。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回答了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五章是商誉分析框架的示范性应用。在第四章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框架的部分内容,对我国现行披露商誉的价值相关性做了实证检验。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论与研究展望。通过全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Ohlson剩余收益模型假设下,商誉=当期剩余收益+经营性资产;(2)影响商誉价值计量的因素有4个,分别是剩余收益、经营性资产、非会计信息、会计的稳健性水平;(3)我国现行披露商誉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但是存在着未代表超额收益能力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