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岛移植手术操作简单,可减少外源胰岛素使用,降低并发症风险,有望成为糖尿病最终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胰岛移植研究的广泛开展,胰岛移植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胰岛数量不足以及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仍然是胰岛移植最终进入临床阶段的最大阻碍。本论文在探究建立高效胰岛分离技术以及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移植后利用未成熟树突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DCs)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诱导胰岛移植物免疫耐受的潜在机制和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建立了糖尿病小鼠模型。本研究利用链脲佐菌(STZ)能选择性对胰岛p细胞造成损伤的特点,按照100mg/kg、 150mg/kg、200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小鼠,进行造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鼠而言,150mg/kg剂量造模效果最佳,200mg/kg剂量的STZ虽然也能快速导致小鼠血糖升高,但是此剂量可能对于小鼠机体损伤较大,导致部分小鼠死亡,不利于模型的建立。2.建立了分离纯化大鼠胰岛细胞方法。胰岛移植物质量和数量不足是影响胰岛移植效果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改进胰腺胶原酶灌注消化和密度梯度离心方法纯化胰岛,提高了胰岛的产量和质量,获得了满意的效果。3.成功分离培养了未成熟树突细胞(imD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将培养的树突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析鉴定,结果发现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高表达CDllc(89.9%),中度表达MHC-Ⅱ (36.61%),低表达CD80(5.03%)、CD86(1.5%),符合imDC表面标志物的特征;对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化,结果表明贴壁法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同样具有多项分化潜能.4.将imDCs与MSCs应用于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中,结果发现胰岛与未成熟树突细胞混合移植虽未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12+2.31 d),但能显著降低其血糖水平:胰岛与间充质干细胞可使血糖下降到较低水平,移植物存活时间达12±2.65天;胰岛与间充质干细胞、未成熟树突细胞共同移植可使糖尿病鼠血糖下降并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问(15.6±3.48 d)。结果说明联合移植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并使血糖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较单独移植胰岛治疗小鼠糖尿病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