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高压比增压系统热管理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sun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涡轮增压是实现内燃机节能减排、增加其功率密度的主要技术措施,其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增压比。压比提高后气体高温升带来的压气机可靠性和高耗功,是发展高增压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论文围绕内燃机高压比增压系统,对压气机和增压换热器开展热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科学价值。论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在机匣、扩压器、背盘等不同部位冷却对压气机性能和叶轮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k W冷却功率下,在机匣处冷却效果最为显著,使压比提升4.6%,效率提升1.49%,但对叶轮温度影响较小;单独冷却背盘对性能影响较小但可降低叶轮温度;扩压器冷却对叶轮温度和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最小。论文研究了压气机内部温差通过固体传热对性能的影响。压气机进口和出口存在温度差,热量会通过机匣和叶轮固体部分进行传递,即存在热泄露。传统研究往往忽略了此热泄露。研究发现,当压比较低时,不考虑此热泄露是合理的;当压比超过5时,压气机内部的热泄漏量非常显著;当压比高达12时,通过固壁的热泄漏会使压气机效率下降2.5%,压比降低7.5%。论文采用大涡模拟,研究了波纹管内不同波纹形状下气体流动和涡旋运动特性。在波纹的背风面,流体分离导致的回流相互融合形成准流线涡。研究发现,准流线涡在近壁面的虹吸作用诱发湍流猝发,将波纹波谷内的低能流体输运至主流;两个准流线涡之间相互作用融合为一个准流线涡也会诱发湍流猝发,将准流线涡内的流体输运至主流。湍流猝发可显著增加流体的湍流度,改善换热效率。在波纹迎风面上,Gortler不稳定性导致的流动分离也会形成准流线涡,但很快在波纹波峰处消失。本研究揭示了波纹管内湍流猝发机理,丰富了有界湍流理论。论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波纹管通道对换热器内流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直管通道,采用波纹管通道可显著改善换热器内流量分布;保持其他通道波纹管摩擦系数不变,增大换热器入口处波纹管摩擦系数,可使换热器内流量分布更加均匀,最大速度比由原来的3.59降低至1.14。
其他文献
本论文关注佛教初传到十世纪之间,中国对朝鲜半岛佛教与建筑文化的影响,研究的素材包括寺院遗址、宗教文物和历史典籍,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考据、计量、比较等历史研究方法,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详细的讨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韩国佛教史和佛教建筑史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使用的历史观念和方法。第二章通过坟墓壁画及考古遗址介绍了初传时期朝鲜半岛本土的建筑风貌及形式特征,并阐明了佛教初传与当时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第
软体动物壳是一种迷人的生物矿物质,它由高度有序的碳酸钙复合物组成。研究表明,它的贝壳在损坏后可以进行修复再生。该修复过程与贝壳的生长过程类似,均受到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贝壳基质蛋白(SMP)来调节。基质蛋白Shematrin-2,其表达水平在外套膜组织中最高,其含量在合浦珠母贝的贝壳中最高,已被认为是生物矿化的关键参与者,但对其功能及调节机制知之甚少。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鉴定了合浦
中国温带草地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理解并预测温带草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保障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安全、可持续地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东北样带草地因其显著的降水梯度成为研究温带草地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典型区域。论文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陆面过程模型两种方法,阐明了东北样带草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分析其在不同降水条件下的差异和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差异,预测了气候变化下草地生长过程和区域
过冷水滴的碰撞结冰现象广泛存在于航空、电力通讯、气象、低温制冷等诸多工程实际领域中。由于过冷水处于亚稳态,其相变结冰与稳态平衡下水的相变结冰明显不同。生产生活中的宏观结冰/霜等实际上是单个过冷小水滴与壁面作用而结冰并逐渐积累形成宏观冰层的过程。为了减小结冰/霜导致的危害,从延缓结冰发生、抑制冰层生长等方面出发,本文对过冷水滴的结冰与碰撞特性开展研究,以“静置过冷水滴结冰—水滴碰撞—过冷水滴碰撞结冰
化石能源的燃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气候问题,需要探索新的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途径。旋流燃烧技术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利用技术,而“旋流/火焰相互作用”对旋流燃烧行为有重大影响,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前沿及热点所在。本文针对两种旋流-火焰相互作用的新现象开展研究:一是BW火焰(The Blue Whirl),即火旋风(Fire Whirl)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倒锥形蓝色火焰;二是旋涡热强化效应,即当外围存在温度梯度
碳烟是碳氢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副产物,对人体和环境有较大的危害。理解碳烟形成的详细生成机理,是构建碳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对降低碳烟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真实的燃烧设备存在复杂的流动和边界条件,不适合碳烟生成机理研究。因此,本研究搭建了火焰结构简单、边界明确的层流预混滞止火焰。综合采用多种实验检测手段,对初生碳烟粒子动力学和粒子形貌结构演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同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了火焰中的气相化学,用来辅助实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是以解除囚禁的夸克和胶子作为基本组分的新物质形态。极端相对论重离子碰撞是在实验室中产生这种新物态的最可能方式。而奇异粒子产生是研究重离子碰撞反应动力学过程的最有效的实验探针之一。本文首先系统研究了 RHIC第一期能量扫描实验中的(?)=14.5 GeV金核-金核碰撞中的KS0,Λ和Ξ在中心快度区(|y|<0.5)的产生,测量了各粒子的核修正因子(RCP)。通过与能量扫描实验中其它能
层流预混火焰燃烧特性的研究对降低发动机污染物排放与稳定燃烧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球形火焰,进行了层流预混火焰传播特性与不稳定的实验研究。本研究的目标是:提高层流火焰速度测量精确度并探究其对火焰化学的敏感性;揭示火焰锋面不稳定与火焰加速全局振荡的物理控制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火焰传播与不稳定性特性指明方向。首先,采用氢气/空气和丙烷/空气火焰,研究了降低层流火焰速度测量中外推模型不确定度的方法。结果
发展一个具有宽范围预测能力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是预测燃料燃烧特性、实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而小分子核心机理是实际燃料燃烧机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核心机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于宽温度和压力范围动力学参数的需求,本工作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对核心机理C4组分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首先对丁烯自由基异构体的势能面进行了高精度量子化学计算并运用动力学方法计算了速率常数。之后将计算结果用
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细菌的可培养性和活性的概念逐渐分离,紫外线消毒能够通过造成DNA损伤而有效地降低细菌的可培养性,但传统上认为其对细菌的活性直接影响有限。为了更准确地评价紫外线消毒技术,本研究分别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代表菌种,基于可培养性和活性研究紫外线对细菌的影响,建立了同时保证活性实验和紫外线辐照实验质量的实验技术体系,设计测量活性指标变化的方法以期能够准确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