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下称“左联”)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团体,然而,这种文学史意义的“重要”却并不直接意味着“左联是一个文学社团”的命题的不言自明。在通行的文学史著述中,“左联”的“身份”其实一直在“党领导的作家组织”与“文学社团”之间游移不定,可以说左联是否是“文学社团”本身即成为一个需要追问和证明的理论问题。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左联”同政治、政党活动之间近乎“先天性”的密切联系:无论从左联的成立、成员的政治身份乃至其自身的组织结构,甚至见诸于文献的左联的具体活动、以“左联”名义发布的各种宣言、左联成员回忆中所洋溢着的因参与“革命”而生发的激情......无不深刻地浸染着政治行为的色彩,由此,在受到“革命史观”直接影响的文学史书写中便出现了一个政治意味极为浓厚的“左联”形象。同时,在以“文学思潮”为基本线索的文学史著述中,“文学社团”被视作某一文学思潮、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流派的“代表”抑或“典型”,而社团内部的复杂人事关系乃至具体成员之间的差异却在无形中遭遇遮蔽的尴尬,这一点在左联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尝试在努力回到对左联成立初期的历史环境之中的前提下,探寻作为一个组织的左联同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联,由此揭橥左联作为“文学社团”的历史合法性所在。全文共分五章(含导论)。
导论:《文学史:行走于历史与文学之间》,本部分尝试对现代文学史学科本身的历史进行勾勒和描述,特别是对新中国以来的文学史学科的建设与塑造进行分析,由此表明文学史学科的学科属性、学科方法甚至其研究对象都存在一个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对文学史究竟应当研究什么、如何研究的问题进行一种尝试性的追问。
第一章:《左联的身份:从“定性”到“定位”》,该部分主要是对新中国文学史中“左联”研究的学术史回顾,彰显出在不同的文学史观念之下,在文学史的书写中“左联”所呈现出的作为“党所领导的群众(作家)组织”抑或“(左翼文学)流派(思潮)的代表”等不同形象,并由此提出从“身份”而非“性质”的视角去寻求文学史中的左联形象的理论可能性。
第二章:《社团视野中的左联》,由于历史文献的不足,加之左联成员的回忆中对于左联的组织结构及其演变的叙述均有程度不同的矛盾存在,对于左联的组织结构及其早期成员构成等方面的研究有不少的阙失与遗憾。该部分尝试在既有的左联文献基础上,更多地参考历史学者对于1930年代的研究以及党史材料,对左联史上所存在的一系列基本组织结构的功能、效用进行历史性的考释,并对早期左联成员,特别是出席左联成立大会的成员的基本生平做一简单的说明。
第三章:《同“左翼”渐行渐远:以杜衡为中心》,本章以杜衡同“左联”之间的关系为讨论对象。杜衡在文学史上往往被描述为同“左联”相对立的“第三种人”,历史地看,杜衡在进入“第三种人”的论争乃至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其“左联成员”的身份并未被左联乃至他本人所否认和抛弃。本章尝试通过对杜衡何以加入左联,以及他同左联中的其他理论家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上的不同取向的追问与分析,揭示出在被视作一个“整体”的左联内部所存在的分歧,以为文学史呈现出一个丰满的左联形象。
第四章:《政治身份与“左联”:以蒋光慈为中心》,本章以左联中最早入党的成员之一的蒋光慈同左联之间的关系为核心议题。在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蒋光慈的人生历程的基础上,着重于呈现凝聚在蒋光慈身上的“政党”、“政治”同他的“文学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为左联内部所扭结着的文学社团同政党的政治诉求之间的矛盾的呈现提供一个鲜明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