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西方传统翻译论中,“忠实性”原则一直被视为评判译文好坏的重要标准。20世纪70年代,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的出现,翻译不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的转换,而是被置于更为广泛的社会、政治、文化等语境中。晚清时期,不懂外文的林纾向中国引进了大量的外国文学著作。由于林纾不懂原文的翻译,译界对他的译作有褒有贬。传统译论的批评家们认为林纾的翻译作品根本不能称作翻译,甚至林纾作为翻译家的身份也被质疑。鉴于这种不公平的批评,本文笔者受到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理论的启示,尝试从中国半殖民时期文化语境来解读林纾的翻译《黑奴吁天录》。《黑奴吁天录》是第一部被译成中文的美国文学政治小说。当时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林纾希望借助翻译这部小说来醒世救国。因此译本《黑奴吁天录》在中国文学翻译界影响深远且极其具有代表性。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理论是后殖民翻译理论研究中重要理论之一,其发端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由巴西诗人兼翻译家坎波斯兄弟将其应用在翻译实践中,并提出这一重要的翻译理论。食人主义翻译成为巴西文化翻译的生动比喻,它有着重塑第三世界文化身份的使命,通过“吃掉”原文,在翻译过程中以拿来主义的姿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本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在巴西食人主义翻译中,传统的忠实原则不再被奉为圭臬。译者充分考虑影响翻译的多种因素,根据目的语者需求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提倡有意识的误读、误译以及再创造的自由。在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作者通过理论描述和案例分析方法来探讨《黑奴吁天录》中林纾的翻译思想、翻译方法与策略应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以及“吃掉”原文的过程体现。为了呈现出林纾在《黑奴吁天录》中无意识的“食人”行为,作者进行了众多案例分析,发现食人主义在林纾译作中的体现。林纾通过吸取外来文化精髓,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开启民智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吸取外来文化的态度上,对于我们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