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西食人主义看林纾译作《黑奴吁天录》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eag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西方传统翻译论中,“忠实性”原则一直被视为评判译文好坏的重要标准。20世纪70年代,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的出现,翻译不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的转换,而是被置于更为广泛的社会、政治、文化等语境中。晚清时期,不懂外文的林纾向中国引进了大量的外国文学著作。由于林纾不懂原文的翻译,译界对他的译作有褒有贬。传统译论的批评家们认为林纾的翻译作品根本不能称作翻译,甚至林纾作为翻译家的身份也被质疑。鉴于这种不公平的批评,本文笔者受到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理论的启示,尝试从中国半殖民时期文化语境来解读林纾的翻译《黑奴吁天录》。《黑奴吁天录》是第一部被译成中文的美国文学政治小说。当时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林纾希望借助翻译这部小说来醒世救国。因此译本《黑奴吁天录》在中国文学翻译界影响深远且极其具有代表性。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理论是后殖民翻译理论研究中重要理论之一,其发端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由巴西诗人兼翻译家坎波斯兄弟将其应用在翻译实践中,并提出这一重要的翻译理论。食人主义翻译成为巴西文化翻译的生动比喻,它有着重塑第三世界文化身份的使命,通过“吃掉”原文,在翻译过程中以拿来主义的姿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本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在巴西食人主义翻译中,传统的忠实原则不再被奉为圭臬。译者充分考虑影响翻译的多种因素,根据目的语者需求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提倡有意识的误读、误译以及再创造的自由。在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作者通过理论描述和案例分析方法来探讨《黑奴吁天录》中林纾的翻译思想、翻译方法与策略应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以及“吃掉”原文的过程体现。为了呈现出林纾在《黑奴吁天录》中无意识的“食人”行为,作者进行了众多案例分析,发现食人主义在林纾译作中的体现。林纾通过吸取外来文化精髓,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开启民智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吸取外来文化的态度上,对于我们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结合郑州市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郑州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战略意义、发展历程以及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有利条件,通过对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的调研,总结了郑州市
政府综合统计中更多地开发和应用行政数据,已成为国际上统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之一。上海市统计局目前在这方面已开始大胆尝试,与上海市税务局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与加拿大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政治哲学背后有其深层的本体论基础。他们将话语和事件作为本体凸显无法被象征秩序和现存结构所容纳的否定性、多元性、偶然性和异质性的维度,试图在颠覆
数字滤波技术是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滤波器的设计是信号处理的核心问题之一。DSP由于其本身具有并行的硬件乘法器、流水结构以及快速的片内存储器等资源,已广泛地应
研究背景:前路椎间盘切除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是外科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但却会加速邻椎病的发生。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disc repl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农村格局发生巨大变革。新农村的耕地由以前的零散种植逐渐发展为大规模统一种植,由人工收种逐渐发展为机械化收种。农业机械的发展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农业
韩国的汉语教学在全球都极具代表性。本论文首先通过简述韩国汉语教学的发展史,梳理汉语在韩国的发展情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介绍韩国目前汉语教学的分布情况,汉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深造。外国留学生来华深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入学机会、中国的工作和发展机会等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流行语从最初的荒诞、不为人理解到如今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语言甚至已被言语社团所认可和接纳。随着网络文化与现实社会生活融合地越来越紧密
文章以方言地理學為視角,描寫魏晋南北朝時期各方言區的韻部及發展情況。通過《中國文學大辭典》《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先秦漢魏晋南北朝卷》《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移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