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烟台市为例,研究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首先,回顾和总结了英国、美国、日本和印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经验教训,它们在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干预度的把握、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政策取向、重视人力资源投资等方面,给我国以有益的启示。 其次,探讨了烟台市各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选择。通过对烟台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分析,发现烟台各县市在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优势产业等方面各具特色,同时各个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取的一定成就,并显示出初步的发展路径。因此,提出适合不同县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即“离土不离乡”的模式,“离土又离乡”的模式,“不离土不离乡”模式。 最后,分析烟台市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政策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烟台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1)宏观政策调整方面包括取缔重建、强建现象,提高宏观规划执行力度;尝试新制度,突破户籍障碍;实行职业培训和义务教育的“教育券”制度;积极组织劳务输出;(2)对不同区域的劳动力转移进行特殊政策安排:加大城镇文化教育,巩固“离土不离乡”转移成果;试点城镇重点发展,强化“离土不离乡”模式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挖掘“离土又离乡”模式吸纳劳动力的潜力;科技发展与思想教育并举,破解“不离土不离乡”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