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型公共企业普遍服务的实现机制分析——以邮政企业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fe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遍服务(universalservice简称us),在于它服务地域及消费者的普遍性,即不论普遍服务是亏损还是盈利,都必须完成的服务。当一段时间内执行普遍服务的成本大于收益时,普遍服务又称为普遍服务义务,本文是在普遍服务作为义务的框架下展开的。网络型公共企业是一种需要固定网络来传输服务的基础设施产业。公共企业本质上也是追求盈利的经济人,现阶段亏损的普遍服务之所以还是公共企业的一项业务,根源在于政府的强制。政府是普遍服务的最终发起者与承担者,公共企业只是执行者。在普遍服务的范围内,政府与企业之间实质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 现有的补偿机制是通过交叉补贴和政策性补贴实现的。随着需求特征、技术水平的变迁,交叉补贴中的财务交叉和政策性暗补是非效率的补偿方式,管理资源的交叉补贴和必要的财政支持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普遍服务的执行者,邮政自身的发展状况及网络结构的特点影响着普遍服务的实现。政府与邮政应努力重塑企业发展制度,认清自身的网络结构并非单纯的垄断与竞争,以利用二元性的网络更有效率的实现普遍服务。 普遍服务的详细、准确含义因产业、国别的不同而不同,全文结合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现实情况作实证分析。在明确邮政普遍服务范围、特点和对象的基础上,总结了邮政普遍服务的现状与症结,在入世、技术变迁及邮政整体改革的背景下,借鉴国外邮政普遍服务的运作经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长期看,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是最实用、效率扭曲最小的做法;短期内,邮政的普遍服务可针对不同的需求,在保证基本普遍服务的基础上,根据所依赖的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二元网络结构提供差异化产品,利用交叉补贴,尝试分区域、分阶段梯次渐进的实现普遍服务。
其他文献
本文以金融基本理论为出发点,重点对其他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经验,为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资本账户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文章的重点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