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视野下政治制度治理绩效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llis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都被人们看成是影响国家治理绩效的主要因素,然而许多人都忽视了文化这个隐性因素的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布迪厄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文化资本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才受到学者与政治家们的关注。然而文化资本是怎么影响政治制度治理绩效的?在文化资本与政治制度治理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三大假设:一、相同政治制度的国家,由于文化资本的不同会对治理绩效产生相关性的影响;二、对于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文化资本将在它们的政治体制上体现出差异性并导致治理绩效的不同;三、一个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治理绩效的发展与演变与其文化资本的变迁具有相关性与逻辑性。针对上述的三大命题假设,本文采用比较历史制度分析与定量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在治理绩效与文化资本的指标选取上,充分参考与借鉴了当前较为权威的研究机构,包括世界银行数据库(WGI)、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华东政法大学国家治理指数(NGI)等官方研究机构和自由之家、大赦国际等西方民间独立机构,以及一些针对某项治理指标的研究报告,如全球创新指数(GII)、国家犯罪率报告等。在确定研究的治理指标后,本文选取了美国与墨西哥、英国与意大利两组政治制度相同的国家样本以及朝鲜与韩国、中国与新加坡两组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样本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照不同制度国家文化资本与治理绩效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分析文化资本与政治制度治理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与影响逻辑。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相同政治制度的国家,文化资本会对国家的治理绩效产生相关性的影响,而对于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文化资本的差异会对它们政治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起到不同的影响并最终体现在对治理绩效的影响上。之后本文以中国与新加坡两个亚洲内生性与外生性政治文化典型国家的文化资本变迁脉络为起点,对文化资本变迁与政治制度治理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论证,最终论证出以下结论:一个国家的文化变迁会影响着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进而影响这个国家的治理绩效与社会发展。最后,本文结合所得出的文化资本与政治制度治理绩效的相关结论,针对中国特色治理现代化道路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通过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规范政府管理行为、培养个人文化资本,为中国的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方案。
其他文献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197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记笔记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思维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激发想象力、制订
期刊
1937年10月,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生了一起震惊陕甘宁边区影响波及全中国的重大案件凶手是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时年26岁被害人是年仅16岁的陕北公学女学生刘茜  刘茜出身于官宦人家,从小就受过良好文化的熏陶,早年在太原市求学,“七七事变”后奔赴延安,她被分配到了抗大15队学习其良好的天赋和内秀很快引来了许多人的关注,同时也深得队长黄克功的喜欢  当时正是战争年代,提倡晚婚,条件叫做“
“零容忍”惩治腐败虽然取得较大成就,但是犯罪形势依旧较为严峻。笔者随机收集了134个典型行贿案件,对其统计分析发现在惩治贿赂犯罪时存在着犯罪潜伏期长、犯罪方式愈加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