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平价理论,又称远期汇率理论,是汇率决定的重要理论模型,是描述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和利率三者间相互传导机制的理论,体现了他们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该理论在分析利率汇率之间关系的方面开始从国际资金流动的角度着手,并逐渐成为一个基本关系式被应用到其他的汇率理论分析当中。西方很多学者对利率平价的研究由来已久,先后对该理论的实用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做了检验分析,得出利率和汇率相互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用具体的模型表达出来。但是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会伴随国家的经济体制而呈现不同的表达方式,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也表明了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也同样有着适用于本国的利率平价理论模型。本文首先回顾了利率平价理论的发展历程,从凯恩斯开始将资本流动引入到汇率决定中得出静态的利率平价模型,到艾因齐格提出动态的“交互原理”,认为汇率的变动和两国利率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关系,近年来又有很多西方学者根据实际的经济背景提出现代利率平价理论,本文是在前述理论的基础上对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选取2005年7月到2013年3月人民币对美元一年期即期汇率、远期汇率、美元名义利率(LIBOR1年期)数据,人民币名义利率(SHIBOR1年期)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同时对人民币境内远期市场的汇差和利差进行了回归检验分析,找出该理论难以实现的原因,例如人民币汇率对外汇需求的变化缺乏弹性,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利率的管制以及汇率的刚性等原因导致了利率与汇率间传导机制的不健全。同时本文也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交易成本和NDF对抛补利率平价理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交易成本和资本供给弹性,投机者行为引入到利率平价理论中,对利率平价理论进行理论修正,导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平价模型,最后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和模型的检验结果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增强市场有效性、协调我国利率汇率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认为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外汇管制逐步开放,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将大大提高,成为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汇率定价和预测的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