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肝脏恶性肿瘤已成为世界性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尤其在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西方国家,转移性肝癌远超过原发性肝癌,其特点是多自大肠癌或直肠癌转移到肝脏,而且可能是唯一的转移灶,因而如能彻底消灭肝内病变,患者仍有完全治愈的机会。在治疗方法上,手术切除肝内肿瘤目前仍被公认为肝癌获得根治的首选方法。然而,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率仅占20—30%左右,即使手术切除后复发和转移也很常见。而转移性肝癌往往肝内病灶多发,其手术切除率可能更低,仅占5—20%左右。因此,研究肝癌的非手术疗法,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展,肝癌的介入性超声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技术也日趋成熟,已从一种辅助性、姑息性治疗方法发展成一种以追求根治性疗效为目的的重要临床治疗手段。 目前的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如超声引导下细针注射疗法,典型代表为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PEIT),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新的液性注射剂不断涌现,如醋酸、高温蒸馏水、高温生理盐水、放射性注射剂如90Y等。但随着超声引导下注射疗法病例数的增加积累,其注射疗法的缺点渐渐显露出来。主要是液性制剂的弥散范围有限,且弥散受间质的影响,一次治疗难以杀死全部的癌细胞,必须增加治疗次数,这势必增加肿瘤的转移和原位复发危险。经各种检查证实,虽癌灶大部分坏死,但在被膜下、被膜内、被膜外仍残留癌组织。浙江大学博士论文中文摘要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另一方法如超声引导能量导入疗法,是利用超声将微波、激光、电能等各种物理能量准确导入肿瘤组织内部并转化为热能,利用高温来促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但目前导入针均属于粗针(14G一16G),如肝硬化严重、合并腹水,肿块前方有大血管或重要结构时,风险明显增大。经皮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虽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实体肿瘤的新技术,但是某些缺点也鱼待克服,如怎样减少体内高反射组织(如骨骼,肺泡和肠管内的气体等)对声波传导的影响和怎样避免呼吸运动时损伤正常肝组织等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经细针注射的能彻底杀灭肿瘤组织且作用范围相对可控的瘤内注射剂,使得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肿瘤治疗的彻底性,减少治疗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国外学者毛川laiT报道了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大鼠肝内注射,研究其肝组织坏死范围,并和无水酒精及醋酸相比较。发现其坏死面积随着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大鼠的存活率却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认为氢氧化钠溶液有可能成为良好的HCC瘤内注射剂。同年国内刘利民报道了氢氧化钠溶液肿瘤内注射的实验研究,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肿瘤溶蚀能力强,药物极易渗透,肿瘤不易残留,一定剂量下全身副作用小的特点,可能成为良好的肿瘤化学性切除的瘤内注射药物。国内外尚无应用盐酸溶液作为瘤内注射剂的报道。 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浓度和不同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作为液性注射制剂,将实验动物的肝组织假定为肿瘤组织,在超声引导下将其注射到实验动物的肝组织内,观察注射时的超声图像变化,作用范围,坏死程度,有无外溢及外溢后对周围组织及腹腔脏器损伤的程度,肝肾功能的改变,并和无水酒精作对照,探索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液性注射制剂对肝组织的作用机理,评价其今后作为肝癌瘤内注射剂的应用前景。浙江大学博士论文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肝内注射时浓度和剂量的初步探索 材料与方法 新西兰白兔14只,随机分为3组,N组为氢氧化钠组(n=6),H组为盐酸组(n=6),S组为副作用组(n=2)。参考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浓度和剂量,本实验选取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浓度分别为20%,10%,5%,注射剂量设定为1.OmL。每只动物肝脏内只进行一次药物注射。每种浓度各注射2只白兔。另2只白兔,分别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行腹腔脏器表面滴注损伤试验。 结果1.20%盐酸溶液1.omL于肝内注射后,2只兔子于注射瞬间死亡。10%盐酸溶液l.OmL于肝内注射后,一只兔子于5分钟后死亡,另一只兔子于饲养3天后死亡。5%盐酸溶液1.omL肝内注射后,2只兔子均存活。处死动物后肝脏大体标本可见肝包膜大片凝固状坏死,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灰褐色,累及整片肝组织坏死。镜下可见肝组织变性部分呈凝固性坏死。2.20%氢氧化钠溶液1.omL肝内注射后2只兔子于注射2分钟后死亡。10%氢氧化钠溶液1.OmL肝内注射后2只兔子均存活。5天后处死动物,切开腹腔后均见腹腔内有较多腹水,其中1只兔子腹水混浊,仔细探查可见一处肠腔穿孔,肝表面有大片凝固性坏死,形态不规则,切开肝脏后见坏死范围大,不规则,自隔面包膜穿透到脏面包膜。5%氢氧化钠溶液lmL肝内注射后2只兔子均存活。5天后处死动物,肝脏大体标本可见肝隔顶包膜有一凝固坏死区呈卵圆形,灰褐色。在坏死中部切开见近包膜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