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类废塑料与印染污泥协同热处理特征及典型污染物归趋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7792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染污泥(TDS)由于含有染料、添加剂和重金属等毒害成分,亟需规范化处理处置。热化学处理包括焚烧、热解在内的技术能够快速彻底实现废物的减容并回收能源,已经成为主流技术。然而印染污泥热值低、灰分高等特点导致其单独热处理过程受到限制。聚烯烃类废塑料产量巨大,其具有挥发分高,灰分低和热值高等特点,协同处理可以改善污泥热处理特性。本论文以TDS与聚烯塑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气氛下它们掺烧/共热解的热分解特性、相互作用及热处理过程中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为TDS与废塑料共处置的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TG-FTIR和Py GC/MS方法分析了两种聚烯烃塑料(注射器(SY)和医疗瓶(MB))在氮气气氛下不同加热速率下的热解特性、热解产物、反应机理和途径。SY和MB热解温度分别为394.4至501℃和417.9至517℃。SY和MB脱挥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246.5和268.51k J/mol。MB表现出更好的热解性能,降解率更高,残留物更少。最合适的反应机理属于SY热解的几何收缩模型(R2)和MB热解的成核生长模型(A1.2)。SY的主要热解产物为C4-C24烯烃和二烯烃,MB的主要热解产物为C6-C41烷烃和C8-C41烯烃,并分析得到两种塑料的反应途径。(2)分析了纺织印染污泥(TDS)与注射器(SY)和医疗瓶(MB)两种塑料废弃物的共热解性能、协同机理和产物。热值高、灰分低的聚烯烃塑料的热解可以弥补TDS单一热解性能差的缺点。协同机制主要发生在400-550℃范围内。添加10%的SY或MB可获得最佳的共热解性能和最低的活化能。共热解增加了CH4和C-H的含量,但减少了CO2的排放。对热解产物的分析得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共热解产生了更多的脂肪烃、醇和环状烃,而降低了醚和呋喃的产率。聚烯烃塑料的加入使焦炭的微观表面颗粒更小、更疏松。(3)对TDS和两种聚烯烃塑料的(共)燃烧性能、气体排放和灰烬进行了量化和表征。PP和PE共混比例的增加改善了着火、燃尽和综合燃烧指数。两种塑料在200-600℃范围内与TDS发生了显著的相互作用。TDS预先点燃了塑料的燃烧,进而促进了TDS的燃烧。共燃烧过程导致CO2排放增加,减少了CH4、C-H和C=O的产量。塑料中的钙基矿物增强了固硫作用,减少了SO2排放。当PE和PP的添加量分别从10%增加到50%时,共燃烧的活化能分别从126.78降至111.85 k J/mol和133.71降至79.91 k J/mol。用f(α)=(1-α)n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共燃烧反应机理。随着塑料的加入,反应级数降低。通过人工神经网络优化燃烧协同作用,从而共同满足最大能量生产和最小排放的多个目标。(4)采用管式炉实验和微波消解/ICP-OES实验考察了TDS与SY和MB掺烧/共热解过程中塑料类型和不同温度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800℃下,空气气氛下SY的加入导致除Mn以外其他重金属残留率的降低,MB加入提高了Cd的残留率。在氮气气氛下SY和MB的添加导致所有重金属残留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温度对重金属Cr,Cu,Ni的残留率的变化影响不大,塑料的加入会对它们的残留率产生少量的变化,Cr,Cu,Ni的残留率依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大部分Cr,Cu,Ni仍被固定在底渣或焦炭中。高温驱使下SY掺入增加了底渣中Mn的残留率。温度的升高导致Cd,Pb残留率降低,更多挥发到飞灰和烟气中,塑料的加入对Cd和Pb的迁移转化影响不大,而在氮气气氛下Cd和Pb的残留率比空气气氛下的要低,特别是在温度超过800℃的时候。随着温度的升高,Zn的残留率逐渐降低,氮气气氛比空气气氛表现更明显。在空气条件下,SY可使Cd,Cu,Pb重金属向相对稳定态转化;在氮气条件下,MB可使Cr,Mn和Zn重金属向相对稳定态转化;而SY可Cr,Mn,Pb和Zn使重金属向相对稳定态转化。
其他文献
超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因为它们可以表现出自然界不具备的奇异物理特性。超材料是具有非凡电磁特性的人造复合结构。它们的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可以通过改变亚波长金属或介电元件的尺寸和形状来独立调整。近年来,纳米结构的高分辨率制造技术随着更新换代而变得越来越普遍,基于超材料的完美吸收机理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得到迅速发展。超材料完美吸收器件可以由辐射的电场和磁场驱动,以及超材料与真空的阻抗完美匹配,从而导致
从现代主义以来,建筑学领域的装饰问题在受到谴责和称赞的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不定。而再次回归的后装饰是否与传统装饰有所区别?文章旨在探讨21世纪以来建筑装饰发展的新方面,不仅将装饰作为复杂的建筑元素来研究,更注重其与当代社会、文化和经济相重叠的部分,以数字技术和文化为线索探索当代装饰在形式背后的逻辑,重新审视装饰在建筑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
四环素类抗生素(TCs)是目前我国应用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类抗生素,畜禽粪便和土壤中存在TCs残留,影响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 TCs因水溶性较高更容易被植物转运和积累,植物对TCs耐受性机理研究仍不足.为更全面探究土壤TCs对蔬菜的毒性作用,研究不同浓度四环素(TC)和土霉素(OTC)分别对生菜的抗生素残留、生长特征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对照)、2、10、50、250 mg/kg 5
大单元教学只有走进真实的、家常化的课堂教学,才能切实为课程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大单元教学和真实课堂教学的对接,有效策略之一是进行适当的分解切割:内容分解切割,让教学内容具体化;过程分解切割,让教学过程成为体现学习逻辑的流程;任务分解切割,用组合性的小任务支撑大任务的完成;活动分解切割,用基于情境的听、说、读、写等学科实践活动落实核心素养。
<正>“4+N”廉洁教育工作法中,“4”,即四个季度,每季度一个廉洁教育主题;“N”,即根据每个主题,创新设计多种特色教育活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举措。为持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拒腐防变能力,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岱庄煤业公司近年来提出了“4+N”廉洁教育工作法(“4”,即四个季度,每季度一个廉洁教育主题;“N”,即根据每个主题,创新设计多种特色教育活动
期刊
<正>我园从2017年开始系统开发实施“行走”活动,带领幼儿走出园门,走向大自然和大社会。而“社区寻访”则是“行走3+1”的课程之一,倡导跟着幼儿往深里行,往宽处走,基于儿童视角,以经验、兴趣与需求为出发点,充分挖掘“社区”这一场域资源,扩展幼儿园内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引导幼儿在真实的社区生活和环境中寻访、体验、探究和实践,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亲近社会,尊重本土文化及家乡特色等积极情感。
期刊
为了明确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 HIL)系统I/O数据流特性以及减少系统开发时间和成本,提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技术与自制负载板相结合的高压共轨柴油机ECU硬件在环系统方案,并利用LabVIEW FPGA模块开发
本试验旨在筛选优质猪源乳酸菌,为开发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通过加入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出6株疑似乳酸菌,对上述菌株进行耐受试验、抑菌试验,挑选出1株优秀菌株,再进行产酸试验、黏附性试验,测定其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结果表明:从六白猪粪样中分离筛选出1株抗逆性好且抑菌活性强的菌株,经过16S rRNA测序、生化鉴定、革兰氏染色鉴定,该菌株为约翰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
结合实际生活中餐饮业,文娱业等广泛采用线上排队的情况,考虑顾客结束排队等待时不是无条件直接接受服务,而是需要历经接触匹配期的M/M/C排队模型.引入接触匹配期这个新状态,规定若接触期间顾客及时到达系统,则可成功匹配并接受服务,若未及时到达,服务方则选择将顾客暂时抛弃并顺延.首先建立考虑接触匹配的M/M/C模型,接着得到拟生灭过程状态图和方程组及生成元矩阵,最后基于Neuts的矩阵几何解方法给出稳态
为满足工业现场对电力仪表模拟量输出微型化、多元化的需求,设计出实现真零点输出的专利电路。在原有单电源供电专利电路基础上,从输出精度、宽范围温度输出稳定度、本地自动校正、地址配置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软件仿真、试验分析和量产验证,结果表明,新设计的优化电路具有集成度高、稳定性好、输出分辨率高等优点,对电力仪表产品实现低成本和输出高精度模拟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