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清河位于华北平原中部,是海河流域的重要支流,它既是保定及东淀地区的重要灌溉源,亦是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水体。本研究于2019年9月(秋季)和2020年6月(夏季)对大清河流域46个点位进行了理化因子测定及浮游植物调查,构建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P-IBI),对各点位健康状况做出评估。并通过研究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探讨环境因子对河流浮游植物生物完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清河位于华北平原中部,是海河流域的重要支流,它既是保定及东淀地区的重要灌溉源,亦是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水体。本研究于2019年9月(秋季)和2020年6月(夏季)对大清河流域46个点位进行了理化因子测定及浮游植物调查,构建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P-IBI),对各点位健康状况做出评估。并通过研究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探讨环境因子对河流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的影响机制。此项研究不仅有助于大清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也有利于评估主要威胁因素对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为大清河流域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大清河流域浮游植物共计8门298种(属),包括绿藻门120种,硅藻门90种,蓝藻门41种,裸藻门28种,甲藻门6种,隐藻门6种,金藻门4种,黄藻门3种。夏季浮游植物共计8门169种(属),秋季共计7门210种(属)。浮游植物优势种(属)9种,其中蓝藻门4种:弯形尖头藻(Raphidiopsis curvata)、微囊藻属(Microcystis)、链状伪鱼腥藻(Pseudoanabaena catenata)、阿氏颤藻(Oscillatoria agardhii);硅藻门2种(属):小环藻属(Cyclotella)、舟形藻属(Navicula);隐藻门1种: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绿藻门2种(属):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小球藻属(Chlorella)。夏季发现6种优势物种(属),包括蓝藻门2种、硅藻门2种、绿藻门2种,秋季发现5种优势种(属),包括蓝藻门3种、硅藻门1种、隐藻门1种。秋季各样点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764.00×10~4 cell/L,夏季为679.50×10~4 cell/L。秋季Margale丰富度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m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9~2.45、0.62~4.49、0.13~0.98、0.12~0.95,夏季变化范围分别为0.67~3.28、2.19~4.70、0.46~0.94、0.54~0.95。由大清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数据与水体环境因子的RDA分析结果显示,盐度、总溶解固体、电导率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分布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水质指标及浮游植物调查数据构建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结果显示秋季大清河流域46个采样点中,健康样点为12个,亚健康样点10个,一般样点9个,较差样点7个,极差样点为8个。分河段来看,北拒马河为健康,易水河和南拒马河为亚健康,白沟河为一般,大清河-赵王新河和独流减河均为较差。夏季41个采样点中,10个采样点评价结果为健康,7个为亚健康,10个一般,12个较差,2个极差。分河段来看,北拒马河为亚健康,易水河为健康,南拒马河较差,白沟河为亚健康,大清河-赵王新河和独流减河均为较差。P-IBI值与水体环境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清河流域P-IBI值与氨氮、总磷、水温、电导率、TDS、盐度皆成极显著负相关,其中与氨氮相关性最强。根据大清河流域的健康评价结果,对流域进行分区域、分季节精准施策。采取定时清淤、加强联通、生态补水、控制建设项目开发及污染源输入、加强河岸绿化建设等对策,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保证流域生态功能。
其他文献
斑蛛族Euophryini隶属于跳蛛科Salticidae跳蛛亚科Salticinae,是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跳蛛类群之一。目前全球已报道近120属1000余种,本研究前中国已知16属60种。本研究首次针对中国斑蛛族跳蛛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共镜检采于中国各地的斑蛛族蜘蛛标本700余头。论文中简要介绍了斑蛛族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物学特征和国内外研究概况;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中国斑蛛族新种进行了
镉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会引发许多疾病。初级纤毛作为细胞的天线,可介导多种信号通路,如Hedgehog(H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纤毛膜上存在大量信号受体,在细胞增殖、分化、自噬、凋亡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为了探究镉对细胞初级纤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N2a细胞和ARPE-19细胞作为研究材料展开研究。1、免疫荧光检测氯化镉对细胞纤毛的影响无血清饥饿诱导纤毛发生后,用氯化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成体多功能干细胞。由于MSCs的分化可塑性、强大的体外扩展能力和免疫特权已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再生和组织修复领域,被认为是各种器官或组织再生的细胞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Exos)作为一种微粒子免疫载体分布于全
倍半萜合酶能催化单一线性底物法尼基焦磷酸(Farnesyl diphosphate,FPP)产生300多种具有不同立体结构的碳氢骨架,这些基本的碳氢骨架在生物体内进一步修饰形成上万种倍半萜化合物。倍半萜化合物在植物次生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保护植物免受捕食者、病原体、竞争者的侵害等,它们也广泛应用于农药、香料和调味剂等领域中,其中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细菌、抗真菌和抗肿瘤等。相关研究表明,活
肥胖是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其特征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的脂质过度积累。过量的脂质积累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如: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癌症等。肠道菌群及其相关代谢物胆汁酸在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Ⅳ)作为一种提取自黄芪的
硫氰酸生成酶(Rhodanese)是生物体中一种重要的硫转移酶,参与氰化物解毒、硫代谢、氧化还原平衡等重要生理生化过程,有关硫氰酸生成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脊椎动物和植物中,而在节肢动物中了解甚少。本研究从双翅目昆虫家蝇(Musca domestica)中克隆一条HSP67B2样硫氰酸生成酶基因MdRDH2,并对其活性和功能进行了探究。所得结果如下:1.MdRDH2序列长度为729 bp,具有1个49
视神经萎缩蛋白1(Optic atrophy 1,OPA1)和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是一类具有鸟苷三磷酸酶(GTPase)活性的发动蛋白(Dynamin)超家族成员。Dynamin超家族蛋白成员在细胞内吞、膜泡运输、膜分裂融合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哺乳动物中,OPA1是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靶向线粒体内膜,于线粒体膜间隙发挥作用。DRP
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Cysteine-rich protein,CRP)是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高度保守的小蛋白,具有LIM结构域,是LIM蛋白质家族的基本成员。研究发现哺乳动物CRP具有锌离子转运活性,并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调控等生理过程,与癌症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室前期从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中鉴定了两条CRP基因家族
DNA损伤修复是生命体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当基因组产生严重损伤时,细胞可以通过DNA损伤修复系统修复DNA损伤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在DNA损伤应答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的功能性改变对癌症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人源Fibrillarin(FBL)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仁甲基转移酶,负责核糖体RNA和蛋白质的甲基化。在正常生理条件下,FBL定位于核仁,主要包含N端富含精
肥胖(obesity)被定义为身体脂肪积累过剩。机体热量摄入和消耗之间的能量失衡会导致异常或过量的脂肪堆积,超过体重的30%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合理饮食结合适当锻炼或药物控制是现在主流的减肥方法,但这些方法的治疗周期长,复胖率高且持续减重效果不理想,所以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肠道微生物群是影响哺乳动物肥胖和代谢稳态的一个新兴因素,肠道微生物群的功能和结构失调会增加肥胖及其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