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读书看报时,时常会看到例如“当委员会”“当学校”“本年度”“本实验”等表示指示的接头词“当”和“本”。在词典释义中,这类表示指示的接头词经常被定义为“这个,那个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说法”,因此,欲通过词典释义来区分二者比较困难。本论文立足于以上语言应用背景,参考国立国语研究所现代日本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中的例句进行考察,试图找出“当”“本”作为接头词使用时的异同点。笔者首先从国立国语研究所现代日本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中抽出“当”“本”作为接头词时的例句,并逐条判断,排除干扰句。其次,分析“当”“本”的后接词的词种并对其进行词义分类,最后,考察现场指示用法和文脉指示用法中的“当”“本”的使用特点,并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点。经考察,本论文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通过分析后接词的词种及其词义分类得知,“当”“本”的后接词中汉字词最多,其次依次为外来语、混种语以及和语,固有名词以及记号类词汇较少。“当”后最常接表示“1.27机关”“1.26社会”的词,“本”后最常接表示“1.30心”的词。“本”较“当”而言适用范围更广,但两者的主要用途均为文脉指示,从这一点而言,二者具有相似性。其次,本论文对二者进行了分类分析。不论是现场指示用法亦或文脉指示用法,二者都可以根据说话人与后接词的所属关系的强弱分为所属关系、间接所属关系与单纯指示,且各类的例句数量及意义特点之间存在差异。在现场指示用法中,“当”作为单纯指示用法时例句数量最多,而“本”的三种关系的例句数量相当,差距不大。同时,本论文依据先行词与照应词的距离将文脉指示用法的例句分为近距离指示、中距离指示以及远距离指示。并参考指示代词ュソ系列的理论分析了接头词“当”“本”的适用领域范围。接头词“当”“本”的先行词即为文段的谈话主题,通过“当”“本”的指代,这个谈话主题得以延续,并且提示目前正在进行中的话题的主题概念,即使与谈话相关联的要素发生改变、替换,文段的谈话主题也不会发生改变。这是接头词“当”“本”的共同点。但从二者的势力管辖范围来看,“当”可指代说话人管辖范围内外的事物,而“本”只能指代说话人管辖范围内的事物。本沦文同时针对“当”“本”的意义特点进行了分析。“当”在表示现场指示用法的时候,说话人与听话人处于身份对立的关系,并且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心理距离较远。与此相对,“本”的说话人与听话人不是身份对立关系,而是共同经历者关系,此时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心理距离较近。同时,在文脉指示用法中,“当”的单纯指示较多,“本”的间接所属关系最多,其次为单纯指示。在“本”的例句中出现了大量的间接所属关系的用法,经过分析发现,此用法中出现了大量的政府类文件,而政府类文件中更倾向使用“本”。而文脉指示用法中出现了大量的单纯指示的原因是因为在文脉指示用法中,指代对象已由先行文脉揭示出,因此不需要说话人为对方提供情报。因此所属关系的例句数量减少,由此导致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客观描述指代对象的例句增多。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表示指定的接头词与指示词理论相关联,并从中剖析出“当”“本”的含义。希望这篇论文能为日语学习者带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