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旨在对浅刺针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以评价浅刺针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优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19.0软件将105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组,分为浅刺针法组、常规穴位浅刺组及常规针刺组3组,每组35例。其中浅刺针法组取穴为:选取颈椎病变相应节段附近的阳性反应点进行浅刺(阳性反应点的确定:①颈项部通过望诊,皮肤颜色、毛孔的疏密与健侧不同处;②于颈椎病变节段进行触诊,皮肤紧张度较健侧异常、有压痛、皮下结节、条状肌索等处)。操作方法为:患者坐位,常规消毒后,于病变的阳性反应点以10-30度斜刺进针,进针深度0.2-0.6寸,同时要求患者进行颈部运动,根据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调节针刺方向和角度,以患者症状缓解为度。常规穴位浅刺组(对照组1)取穴:选取“针灸学”中天柱、风池、曲池、外关、颈夹脊、阿是穴,以10-30度斜刺进针,进针深度0.2-0.6寸。常规针刺组(对照组2)取穴:选取“针灸学”中风池、天柱、颈夹脊、外关、曲池、阿是穴,毫针刺法,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得气后留针。3组均采用1寸毫针,留针20分钟。3组均每日治疗1次,5天为1个疗程,总共治疗10次,疗程间休息2天。以第1次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第10次治疗后、1个月后随访为评价时点,以NPQ-颈痛量表和McGILL-疼痛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运用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三组患者的一般基线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NPQ颈痛量表及McGjill疼痛量表积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基线特征分布均衡,具有可比性。(二)疗效分析:1.三组第5次治疗后、第10次治疗后、一个月后随访的NPQ颈痛量表、McGjill疼痛量表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三种针刺疗法在缓解颈椎病颈痛方面均有确切疗效。2.三组患者在同一观察时点两两比较,NPQ颈痛量表第5次、第10次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浅刺针法组与常规穴位浅刺组、常规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常规穴位浅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随访,浅刺针法组与常规穴位浅刺组、常规针刺组比较,常规穴位浅刺组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cGjill疼痛量表第5次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浅刺针法组和常规穴位浅刺组、常规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常规穴位浅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次治疗后及1个月后随访,浅刺针法组与常规穴位浅刺组、常规针刺组比较,常规穴位浅刺组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浅刺针法的疗效优于其余两组,起效快,且疗效巩固,而常规穴位浅刺组的近期疗效与常规针刺组相当,其随访一个月的疗效又优于常规针刺组。3.三组治疗结束时总体疗效比较:浅刺针法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27例,好转4例,无效0例,总愈显率为88.57%;常规穴位浅刺组临床治愈0例,显效24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愈显率为72.73%;常规针刺组临床治愈0例,显效22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愈显率64.71%,三组总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表明,浅刺针法的总体疗效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浅刺针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总体疗效优于其他两组,常规穴位浅刺组的总体疗效与常规针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疗法的总体疗效相当。结论:浅刺针法治疗颈椎病颈痛较常规穴位浅刺及常规针刺见效快,效果显著,疗效巩固;常规穴位浅刺与常规针刺的近期疗效相当,其随访一个月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