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六个功能区的景观绿地植物配置进行了实地调查,从植物的品种、对校园环境的影响、植物群落的构成、师生感官评价等方面,揭示厦门校区绿地植物配置实态,从景观生态和人性化的角度,考察了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并提出相关建议。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对厦门市7所高校新校区的植物配置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并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常见植物的名称、科属、生态型、观赏特性等进行了汇总和分析。结果表明: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植物种类是7所高校新校区中最多的,达422种。配置最多的是棕榈科植物,其次是豆科植物。常绿与落叶的植物种类比例为4.2:1。观叶植物品种最多,其次是观花植物。此外,结合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植物配置特点总结了其生态效应和负面影响。其次,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各功能区的植物配置实态进行客观评价。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六个功能区(教学行政区、休闲观赏区、湿地功能区、科研实验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中共计选取36个样地,调查样地中植物种类、数量、面积、生长状态等。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各样地的优势植物、乔灌草比、多样性、丰富度、异质性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各块样地的优势树种明显,教学行政区的乔灌草比相对合理,其他区域植物配置随意性强,在植物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异质性和均匀度评价方面,教学行政区各项指数的综合平均分值最高,为1.0267,其次是休闲观赏区,为0.8447,最差的是体育运动区,为0.6677。经样地数据和实际效果比较及分析认为华侨大学厦门校区400m2的绿地中种植11种左右的植物比较合理。最后,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植物配置实态进行了主观感受评价。采用电子问卷调查方式,从植物与周边建筑之间协调性、植物配置与校园整体环境和谐性、植物配置给人舒适度、植物色彩搭配合理性、植物修剪美观度、植物景观轮廓清晰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功能区整体的平均分介于6~8(一般~满意)之间,最好的是教学行政区为7.21,分值最低的是科研实验区为6.85。植物配置给人的舒适度是全校各个感官指标中分值最低的。并通过各项指标数据,分析了厦门校区各功能区感官评价结果,并着重对指标满意度最差的功能区进行了改造建议。另外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对绿地植物配置的实际需求,为厦门校区绿地改造和景观提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