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MM法是一种利用水泥浆为固化剂,将地基土原位进行加固,形成块式、壁式、栅格式或桩式拌合体的地基处理技术,作为整体或复合地基形式以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也可作为防渗帷幕。该法具有工期短、设计强度高等优点。在我国,陆上应用广泛,但海上一直未被推广。本文主要解决DMM法在港口工程应用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以期指导该工法的应用和推广。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进行了着底式拌合体和悬浮式拌合体上部抛石基床的滑移破坏模式以及稳定性计算理论研究,得出不同着底形式拌合体上部抛石基床稳定性验算公式,并将该公式应用于工程实际,得出了设计高度7.4m安全稳定以及在相同工况下抛石基床临界高度为16m的结论。依托大连理工大学港工实验室波浪水槽,进行了码头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工程实例中基床在设计高度和临界高度时的稳定性情况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同,论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并研究抛石基床孔隙率和摩擦角对于抛石基床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中采用先进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包括激光位移计、PIV技术和DIC技术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得出码头断面宏观和抛石基床微观的运动情况。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突破规范中关于抛石基床高度的规定,结构安全性满足要求,可以高效节省成本。⑵分析了拌合土实验室强度和现场强度随龄期增长规律,并建立了实验室强度和现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高压旋喷工艺可以采用90d龄期强度作为设计强度标准值,并且得到根据现场强度预判公式。方法准确,便于提前进行下一步施工,节省工期50%,又减少钻芯数量,节约工程成本。⑶利用理论、试验和大数据分析统计的方法,基于某工程对DMM法拌合体在港口工程中应用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对于DMM法拌合体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