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文献和临床研究,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症状与证素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从而为周围性面瘫的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出1979年至2016年有涉及周围性面瘫辨证分型的文献共369篇,筛选出其中符合要求的有效文献81篇,再对文献研究中涉及的症状、证名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进行规范后,提取其症状、证素。最后,通过WPS Office 20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症状与证素的分布特点。2.临床研究: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与附属晋江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符合要求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50例,对其运用四诊信息采集表进行症状采集,然后把数据录入中医证素辨证系统后,提取其证素结果,再运用WPS Office 2016软件,得出症状与证素的分布特点。3.结果对比:比较文献与临床研究的结果,并探讨它们共有的高频率证素与症状的相关性。结果:1.文献研究1.1症状(不含舌象、脉象)共60个,频数在前三的依次为:口眼歪斜、发热、恶风寒。1.2舌质9个,频数在前三的依次为:舌淡、舌紫暗或有斑点、舌红。1.3舌苔7个,频数在前三的依次为:苔薄、苔腻、苔黄。1.4脉象13个,频数在前三的依次为:脉数、脉紧、脉浮。1.5病位证素7个,频数在前三的依次为:肝、表、经络。1.6病性证素14个,频数在前三的依次为:(外)风、热、寒。2.临床研究2.1症状(不含舌象、脉象)共61个,频数在前三的依次为:口眼歪斜、流泪、一侧面部僵硬/麻木。2.2舌质13个,频数在前三的依次为:舌淡红、舌起点刺、舌有裂纹。2.3舌苔12个,频数在前三的依次为:苔白、苔薄、苔淡黄。2.4脉象8个,频数在前三的依次为:脉弦、脉滑、脉沉。2.5病位证素5个,频数在前三的依次为:肝、经络、表。2.6病性证素14个,频数在前三的依次为:气滞、热、痰。3.文献研究与临床研究结果对比3.1症状(不含舌象、脉象)对比:前十的均有口眼歪斜、面部僵硬/麻木、头晕等。3.2舌象对比:前五的舌质均有舌紫暗、舌淡红,而其他三个舌质虽是不同的,但主病是分别相类似的;舌苔在前五基本相同,均有苔白、苔薄、苔垢或腻、苔黄或淡黄。3.4脉象对比:前五的均有脉弦、脉细,而其他则不同。3.5证素对比:病位证素前三的均为肝、经络、表,病性前五的均有热、痰,而其他则不同。4.文献与临床共有的高频率证素与症状的相关性4.1“肝”的常见症:流泪、面肌抽搐、易怒、胁痛、舌边红、脉弦等。4.2“表”的常见症:恶风寒、发热、脉浮等。4.3“经络”的常见症:口眼歪斜、面部或口舌麻木、耳后完骨痛等。4.4“(外)风”的常见症:口眼歪斜、恶风寒、脉浮等4.5“热(火)”的常见症:口干、口渴、口苦、舌红、脉数等。4.6“痰”的常见症:周身困重、舌胖大、苔腻、脉滑等。结论:1.文献与临床研究共有的高频率症状与证素提示:1.1症状(不含舌象、脉象)提示治以疏肝平肝、息风止痉或清热泻火为主。1.2舌象提示与热、血癖、痰、湿等相关,故应考虑清热、化癖和燥湿化痰。1.3脉象提示与肝、胆、痰、湿或气血俱虚相关。1.4证素提示治法除上所述外,亦应考虑通经络与祛风解表。2.症状与证素的相关性提示:临床应注意“肝”“经络”等常见证素的证候在该病中的特殊表现形式,从而为辨证寻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