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分析的中国股票市场交易策略研究——以上海市场为例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FD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的股票市场飞速发展,市场上交易主体的数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上市公司的数量持续增加且质量明显提高,股票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作为经济睛雨表的作用也在逐步加强。然而这些可喜的变化并没有反映在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中,个人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所制定的交易决策的收益率非常低,许多人在股市中不仅赚不到钱而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基于这种情况,以上海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针对技术分析方法和交易策略进行研究。首先表述了技术分析在证券分析方法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三个基本假设,然后对交易中的核心技术分析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归纳,将这些方法应用到上证指数运行走势的研究中,使用数学检验和图表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各种方法的实践应用效果和交易成功率进行了测试和检验,其中在研究成交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时,还使用了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利用对比分析法对各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评价,探讨了不同方法间的相互验证性和优势互补能力,并且对指数的运行规律进行了总结归纳。   研究表明指数目前正运行于Ⅱ浪[C],在历史走势中直角三角形出现最为频繁。定量分析证明指数的日收盘价和日成交量之间存在均衡关系,收盘价是成交量的Granger原因。系统测试结果显示均线交易系统的收益率大于MACD指标和KDJ指标两交易系统的收益率,三个指标的有效性依次递减。在我国股票指数运行的目标点位预测中,第1浪波幅结合比率1.618、前3浪波幅结合比率0.618、38%和62%的回调(反弹)比率这四种方法的成功率非常高。时间周期方面,1月、4月、5月以及6月份是指数最容易出现转势的月份,且指数在创出某一高点或者低点后在18至21天、28至31天和57至65天这三个时间范围里最容易出现运行方向的转变。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将各技术分析方法的优势进行整合,提出了趋势交易、背离交易和突破交易三套交易策略。这些交易策略在分析和预测股市运行趋势,制定进出场点的时候,可以更全面地考虑到多种技术因素的影响,回避掉单一或者单一类技术分析方法所提供的虚假买卖信号,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收益率。
其他文献
从生态学的共生原则 ,就我国体育进步与发展提出一个新角度的观察与思考。思考的主题是体育与社会的共生机制 ,国家与地方的体育发展战略 ,体育系统内环境与外环境 ,体育系统
在城乡统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城乡二元社会体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效能也产生了变化。农民对宅基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