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由“整”到“破”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分裂的政权格局使得该时期壁画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多特质的发展面貌。本文以五代十国墓室壁画作为纵向观察中心,结合同期石窟寺壁画、寺观壁画以及传统卷轴画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壁画地理学”、“考古类型学”等研究方法,聚焦该时期壁画的地理分布、壁画等级标准、主题分类、题材内容、图像样式、艺术风貌、交流与影响等研究内容,阐述五代十国壁画艺术在唐宋时期之间的过渡和桥梁作用,突出壁画“变”的特点,围绕“变”的总体特色,重点论述以下三大问题:其一是五代十国壁画的主题分类和地域性特征,在系统梳理五代十国壁画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以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为观照客体,将墓室壁画与石窟寺壁画、卷轴画等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比照如“墓主人像”、“四大山水画中心”、“对鸟图”、“牡丹图”、“金盆鹁鸽”花鸟、“江湖野逸”花鸟等具象艺术主题,论述这些艺术主题的相互关系,及其所体现的自由化、世俗化、地域化特点和在唐宋之间的过渡作用。其二是首次概括提出体现五代十国壁画中具有显著地域性特色的“洛阳样式”、“西蜀样式”、“南唐样式”三种主体样式,并将洛阳样式中的“一桌二椅”;西蜀样式中的“川样美人”、“黄家样”;南唐样式中的“江南画”等纳入微观研究的范畴。重点分析洛阳样式中“一桌二椅”题材对宋代墓室壁画主题平民化、生活化的源头性影响;西蜀样式中蜀地的“图真”即留存杰出人物画像和石像的传统,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川样美人”人物画以及“小笔精妙”的“黄家样”;南唐样式中带有明显江南山水地理特征及独特文人气息的“江南画”,论述其出现的根源与当时南唐所在金陵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当时的文人画师群体有密切关联。其三是对五代十国壁画中出现的代表性主题图像,如“叉手礼”、“竹竿子”、“备茶图”等个案图像进行专题解读,时代的动荡使得五代十国壁画主题逐渐脱离传统礼制桎梏而呈现出一种多元化、世俗化趋势,展现生前权势、地位以及奢靡生活方式成为壁画表现的重要题材和内容。聚焦、遴选以上三种主题图像反映的不同层面社会问题进行个案剖析:在礼仪主题方面,通过对晚唐(829)赵逸公墓、五代(924)王处直墓以及宋、辽、金壁画墓中的“叉手”人物图像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历史文献与传世绘画作品图像信息进行考证,认为世俗“叉手”礼最早出现于宋代的结论值得商榷。“叉手”礼图像应该在唐和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已经成为当时流行的常用礼仪;在艺术主题方面,对五代后周冯晖墓发现的两幅“竹竿子”图像进行分析考证,认为此两幅图像为我们提供了早期“竹竿子”人物图像信息,同时对其出现的原因、形制、发展演变以及对补充与完善中国戏曲史的意义作出探讨;在社会生活主题方面,以山西太原市第一热电厂天会五年(961)北汉墓中的一幅“备茶图”为研究切入点,认为此图的发现将“备茶图”出现的时间由宋、元提前至五代。并对其中的备茶程式、茶具分类、环境空间布局、备茶图功能与意义进行了分析探讨。此外,本文还收集整理了五代十国墓志所传递的墓主人相关信息,尝试对壁画等级标准这一问题进行了推测与分析。最后对五代十国壁画与辽宋墓室壁画以及与高丽、日本等地区壁画艺术互动进行了观照与讨论。本文力图构建、复原五代十国壁画整体概貌,以期通过图像蕴涵、承载的珍贵历史信息来凸显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特质,从而为研究唐宋时期壁画风格的承传转变乃至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生活、丧葬礼仪、文化思想史等提供一种新的参照体系,在唐宋之间的时空关系中探讨五代十国壁画的“地域性”、“自由性”、“世俗性”、“过渡性”艺术特色,因此,一种本来旨在对位特殊过渡时期的专题壁画研讨主题,由是具有了某种共性特征的学术代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