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清末民初江苏小学教育为对象的专题研究。近代中国教育在清末民初得到了初步发展,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封闭走向开放。在这步履维艰的过渡中,小学教育也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甲午中日战争后,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强烈地刺激了国人的自尊心,教育的普及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被提上议事日程,发展小学教育成为整个时代的要求,小学教育就应运而生了。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所谓的外院就是小学堂,这可算是我国公立小学的始祖。它不仅揭开了江苏近代小学教育的序幕,而且也揭开了中国近代小学教育的序幕。随着中国近代学制的颁布和近代小学教育机关的设置,近代小学教育开始兴起并得到初步发展。清末民初江苏率先建立小学堂,并投入大量经费,大力发展小学教育,使小学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史学界关于清末民初江苏教育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但具体到清末民初江苏小学教育的研究成果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各种报刊、杂志、地方档案和地方志书等原始资料,对清末民初江苏小学教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客观公正地说明了清末民初时期江苏小学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阐述了对当今小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主要章节简单梳理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清末民初小学教育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甲午战争的刺激可以说是近代小学教育的催化剂,甲午战争后,国人更加认识到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必须普及教育,从小学做起:近代小学教育制度法令的颁布以及小学教育机关的设置为小学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第二章描述了清末民初江苏小学教育的兴办概况。通过清末民初江苏小学教育的兴起、发展情况以及教学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江苏小学教育的实际概况。第三章分析了清末民初江苏小学教育的特点。清末民初时期的江苏小学教育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主要表现在:尤为重视德育、劳动教育,义务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师资力量强大,教育团体鼎力支持。第四章客观公正地说明了清末民初时期江苏小学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着重阐述了对当今小学教育发展的启不。总之,清末民初时期江苏的小学教育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不足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无论其特点还是不足之处都会对我国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