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中央分税制改革导致了财权和事权的划分不均衡,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随之产生。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缓解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地方政府纷纷成立政府融资平台,通过举债拉动经济,地方债务规模迅速扩张。2015年新预算法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成为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唯一合法途径。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提速,根源于体制性问题以及规范监管的缺失,地方政府通过不规范的PPP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变相融资的行为屡禁不止,形成巨大的“隐性债务池”。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特别是庞大的隐性债务问题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中之重。这一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将持续恶化,也会增加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为此,对包括显性、隐性债务在内的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研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是保障财政及金融安全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可以为改善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提供参考借鉴。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归纳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并结合委托代理和路径依赖等理论对ZJ市地方政府债务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考虑隐性债务的情况下,ZJ市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已经远超通常警戒标准。同时,ZJ市地方政府债务存在以下问题:(1)平台公司发展后劲不足增加了未来转型难度;(2)债务本息偿付能力差易引发政府兑付危机;(3)社会信用环境扭曲增加了社会稳定的隐患;(4)挤出效应恶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分析后发现,ZJ市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债务管理体制等体制性障碍导致的。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要分轻重缓急,坚持标本兼治。治标主要是加快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和稳妥推进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压降及债务平滑,治本则需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健全债务管理体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