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5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注重语言形式分析,认为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20世纪60-90年代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语言被定义为一套结构/规则系统,因此语法--翻译法在我国盛行,英语课堂教学以枯燥的语法规则和阅读与翻译为主,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演绎法教学注重语法形式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交际教学法传入中国,语言被定义为交流的工具,因此,与语言的用法相比,人们更多地关注语言的使用。然而,采用交际语言教学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对中国的外语学习者进行语法教学,交际语言教学涉及的是如何教语法的问题(程晓堂,2013)。本研究尝试在初中语法课堂教学中引入引导发现法。教师设定情景,引导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参与语法规则的发现活动。这样不仅巩固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同时还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笔者通过开展实证研究来调查引导发现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以及他们的英语成绩。笔者选择本学年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共7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照班(八年级2班)采用传统的演绎法教授语法,实验班(八年级3班)采用引导发现法教授语法。实验以问卷调查及英语测试形式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参与实验的两个班的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和英语综合能力进行测试。此外,为了获得学生语法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变化的详细信息,笔者从实验班挑选六名学生进行跟踪访谈。最后使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前后两次的问卷数据和测试成绩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引导发现法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对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2)引导发现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3)引导发现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最后是本研究的启示,以及建议未来研究除了扩大实验样本外,还要扩大参与者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