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校城中村是处在高校周边的独具发展规律的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下的一种特殊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邻校城中村在不断地发展中其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存在着居住环境差、商业布局混乱、卫生条件差、建筑密度过大、消防隐患严重等诸多现实问题,对高校及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重大,因此其改造势在必行。在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与实践中,邻校城中村中自发性非正规商业的合理性很难被认知,其脏乱差的表象却容易得到共同的批判,绝大多数都是对其杂乱无章的空间形态持以全盘否定,采取推倒重建的方式,破坏了城市的内在秩序和多样性。作为高校与城市的一个过渡空间,邻校城中村的公共空间承载了商业、交通、休闲、娱乐等多种生活职能,这些有着自发性、有机性的公共空间,在混乱、无序的表象下深藏着生机与活力,优先对公共空间修复,可以通过公共空间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因此,本文立足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综合运用有机更新理论、需求层级理论以及外部空间理论从物质空间形态着手对邻校城中村的改造进行研究,采取以公共空间改造为切入点,以原有的空间结构为基础,同时将邻校城中村原有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改造模式,对邻校城中村的空间环境进行整合和优化,改善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可视性,使其成为城市空间具有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期通过邻校城中村公共空间的改造来实现高校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对邻校城中村和公共空间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邻校城中村的形成原因和基本特征,并对论文研究理论进行梳理。第三章选取实地调研中四个具有代表性的邻校城中村对其公共空间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邻校城中村公共空间的一般特征。第四章结合研究理论和调研分析提出以公共空间改造为切入点的改造原则和改造方法。第五章通过川音小区的改造实践,将改造原则和改造方法运用到川音小区改造中以验证改造方法的可行性。第六章提出高校与周边区域和谐发展的启示,希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能对今后邻校城中村的改造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