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采用两种方法合成M型锶铁氧体:一种是原柠檬酸法;另外一种是脱脂棉模板柠檬酸法。然后采用这两种铁氧体为原料,制备了锶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锶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等系列样品,样品性能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等测试手段,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材料的组分、表面活性剂种类、样品结构、微观形貌对样品的电、磁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导电聚合物/锶铁氧体复合吸波剂的开发、应用和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分别使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和脱脂棉为模板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M型纳米锶铁氧体,通过比较发现,使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的锶铁氧体是球状的,而使用脱脂棉为模板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锶铁氧体的宏观形貌是棉絮状。同时,采用脱脂棉为模板所得的M型锶铁氧体的矫顽力、比饱和磁化强度、比剩余磁化强度都比原柠檬酸法制得的高。以脱脂棉为模板所制备的M型锶铁氧体的矫顽力提高了7%左右,剩余磁化强度提高了40%,饱和磁化强度提高了20%。2、采用原柠檬酸法制得的球状铁氧体作为无机相,通过改变有机相和无机相的比例,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PANI/M型锶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样品的电磁性能系统的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剩余磁化强度和饱和磁化强度随着铁氧体含量的减少而降低,当铁氧体含量较高时,复合材料的矫顽力高于锶铁氧体本体的矫顽力,并且随着复合材料中聚苯胺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聚苯胺含量大于临界值的时候复合材料的矫顽力低于纯铁氧体的。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着铁氧体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本文对产生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解释。3、采用原柠檬酸法制得的球状铁氧体作为无机相,通过改变有机相和无机相的比例,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PPY/M型锶铁氧体纳米复合微粒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样品的电磁性能系统的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剩余磁化强度和饱和磁化强度随着铁氧体含量的减少非线性降低。当聚吡咯含量较低时复合材料的矫顽力高于纯锶铁氧体,并且随着样品中聚吡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聚吡咯和锶铁氧体的质量比大于15:1时,复合材料的矫顽力变得小于锶铁氧体本身的矫顽力。复合材料的的电导率随着铁氧体含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4、采用脱脂棉模板溶胶-凝胶法制得的絮状铁氧体作为无机相,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制备出PPY/锶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样品的电磁性能的研究我们发现,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所合成的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要优于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KH570所合成的复合材料。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所合成的复合材料的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要优于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而使用KH570所合成的复合材料的磁化强度比使用表面活性剂处理的高4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