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排列于癌症死因的第2位,统计显示世界每年新增病例88万例,死亡65万人。我国是世界上胃癌的高发地区之一。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胃癌相关基因已被发现,但更多的与胃癌有关的基因尚需进一步发现与探讨。本研究针对镇江地区胃癌高发的特点,为探究当地人群的胃癌表达差异的基因,利用荧光差异显示的方法对比研究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利用半定量PCR、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筛选到基因的表达进行了验证,取得了下列几方面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在胃癌组织和相对应癌旁组织的对比研究中,应用荧光差异显示技术,切取了10个差异片段。经二次PCR扩增,得到差异条带2条,差异条带均来自于胃癌组织。对这些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其中1个片段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与ATP/GTP结合蛋白1基因(A/GTPBP1)高度同源,其同源性为99%。该基因包含25个外显子,读码框长3561 bp,编码1186个氨基酸。蛋白质相似性分析表明该蛋白为G蛋白家族成员。应用半定量PCR、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在胃癌、食管癌标本中验证该基因表达的差异性,结果表明A/GTPBP1基因在胃癌及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对应的正常组织(胃癌,P<0.01,t-test,n=12;食管癌,P<0.01,t-test,n=9)。同时研究了A/GTPBP1基因在人胃腺癌细胞株(AGS)、胃癌细胞株(SGC)、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白血病细胞系(U937)、结肠腺癌细胞株(EIF-4)等六种肿瘤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A/GTP结合蛋白1这六种肿瘤细胞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基本相同,无差异性。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GTPBP1基因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