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温经化瘀止痛汤(自拟经验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其在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8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中药治疗组40例,西药对照组38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分别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痛经症状及积分,及其他中医证候(相关临床症状)积分,对痊愈患者随访1个月并记录复发率。此外,还对中药治疗组进行心电图、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观测。结果:1.在痛经疗效观察上,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7.50%,愈显率为62.50%;西药组分别为78.95%和52.6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表明两组药物在止痛或缓解疼痛疗效上效果相似;2.在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上,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5.00%,愈显率70.00%,西药组分别为73.68%和47.39%,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中药组自身前后比较亦有差异(P<0.05),表明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3.在改善相关临床症状上,两组药物均有一定疗效,治疗后组间同一症状比较,中药组在经血量少、经血暗而有瘀块、畏寒、手足欠温、带下量多等伴随症状的改善上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4.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痊愈患者随访1个月后的复发率分别是15.00%,60.00%,两组比较有差异(P<0. 05),表明中药组远期疗效优于西药组;5.(中药组)相关因素与疗效关系显示,本病的疗效与年龄、痛经程度有关,年龄小,痛经程度轻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P<0. 05);6.安全性检测结果,中药组治疗前后心电图,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P>0.05)。其中血尿便常规在治疗前有少数病例存在异常,治疗后未进一步恶化,未出现新发异常病例。表明中药组所用药物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结论:温经化瘀止痛汤能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的原发性痛经,并能明显地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即本方具有良好的止痛及整体调节作用,并且治疗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