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世界公民教育正是回应这种时代需求的新的教育模式。本文将对全球化时代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试图寻求更切实有效的教育路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世界公民和世界公民教育概述。世界公民理念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世界公民是在知识、态度与价值、技能及行动能力等方面具有世界意识和全球视野的个体。世界公民教育是一种全新教育理念,主要是应对全球化对教育的挑战而提出的。它是对立足于民族国家的公民教育的补充和发展。第二部分,全球化时代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全球化是全球社会间联系的密切化,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人类社会的整体化、多样化和依存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带来了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同质化、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开展世界公民教育。当前我国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新理念提供价值引导、德育新政策提供制度保障,而公民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则提供实践平台。第三部分,我国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现状。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标要求已纳入教育课程标准,世界公民教育实践也已在南京、上海等地的中小学中初步开展。与此同时,我国世界公民教育实践存在一些缺失,限制并阻碍了我国世界公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公民身份认同困境、世界公民教育方法应用难题以及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存在冲突。第四部分,国外世界公民教育的借鉴。世界公民教育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得以发展,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教育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许多国家对世界公民教育进行了新的改革与尝试,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例如,教育目标上突破国家主义,教育政策上提供保障,教育方法上创新方式等等。这些为我国开展世界公民教育提供了启示。第五部分,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的思考。世界公民教育的未来发展需要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的通力合作。从政府层面来讲,应将世界公民教育目标、内容纳入教育政策,从制度上保障世界公民教育开展。从学校层面讲,应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课程设置,从而为世界公民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从社会文化领域讲,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也应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性文化,加强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培养具有世界意识和全球视野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