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及其哲学思考——以山西三所高校为例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创新思维起着先导性作用,创新思维在知识转化为智力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创新思维,就不会有创新活动,也就不会有创新成果出现。在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为时代特征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重要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以山西省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作为研究对象,对创新思维培养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相结合进行研究。文章首先从理论上介绍了创新思维的相关概念、类型及其特征,系统地对当前国内外有关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通过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相关指标的构建,以期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山西省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实证上,本文选取了山西省三所典型高校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逐步递进的方法对创新思维及其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山西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将所得数据量化并进行计算分析,较为深入地探讨当前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不足的原因。从调查整体结果来看,由于近年来受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尽管各高校在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培养方面取得了的显著成绩,但与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仍有差距,教学体系还有待完善。本文提出改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建议:更新创新思维培养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师队伍,营造创新思维培养环境等。  最后从哲学的角度得出创新思维培养的结论: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培养基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条件;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是依据;实践是创新思维发展的源泉;兴趣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希望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今后高校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方法有一定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介绍液压自移式超前支护的性能、特点、相关技术参数、结构原理和使用效果,并且研究其制造工艺性及步骤,为今后综采工作面巷道超前支护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  关键词:液压 自移式 超前支护  中图分类号:TD3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9-078-02  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的生产和消费在我国能源消费比重中都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位于亚洲
制度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说从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制度就进入了哲学家的视野,但对制度做出正确理解,则始于马克思。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制度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