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绿地环境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具有直接的影响,对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的研究多从植物树种的选择、配置手法、植物景观评价等美学的角度入手进行定性分析,也没有形成统一公认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定量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从生态学与美学角度入手,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评价,提出优化植物景观的配置模式,用于指导植物景观设计实践,对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营造优美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依据绿地率、规模及所获奖项中选取具有代表性植物景观的四个居住小区进行样地调查,将居住区植物景观划分为居住区公共绿地植物景观、公建附属绿地植物景观、宅旁绿地植物景观和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对居住区的植物种类、应用频度及生活型结构做了统计分析,并分别对四个居住区四种类型植物物种多样性及植物群落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此同时,从专业与非专业人士的角度对居住区植物景观视觉进行了评价。基于以上调查结果,运用生态群落学、景观美学等原理,从生态性、艺术性两个角度,对四种类型植物景观进行分析与比较,总结出乌鲁木齐市居住区植物景观在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上的特点。研究表明:在调查的居住区中,共有28科50属88种木本植物,其中乔木53种、灌木35种(含木质藤本),常绿树种7种,落叶树种81种。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单一,在群落空间结构上缺乏变化;居住区四种类型乔木层物种组成复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相对较低,物种多样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共绿地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道路绿地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低;居住区树种的选择上,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应用未得到重视;在植物群落稳定性的研究中,四种绿地类型在稳定性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乔灌比例过高,群落密度过大,乡土植物运用不足;四个居住区稳定性指数最高的是天安名门和华美文轩,红十月小区的最低;植物景观视觉效果上,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没有明显差异,居住区公共绿地效果最佳,其次是公建附属绿地,道路绿地次之,宅旁绿地视觉效果不佳。结合因子分析,发现鸟鲁木齐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视觉效果由五个潜在因子组成。在参考前人的基础上,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并对居住区不同绿地类型进行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总结了几种优良的植物配置模式,以便设计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