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曾朴、曾虚白父子在上海创办“真美善”书店、杂志,坚持近四年,出版、发表了大量文艺作品,团结了一批有趋同的文艺倾向和文学理想的作家、翻译家和(留)学生。他们通过在法租界的“异质”文化氛围中搞文艺沙龙聚会、相互往还,通过运作文化商业资本、编辑出版图书杂志,得以跻身上海现代都市公共文化空间,获得了在文学艺术层面的公共话语权。他们通过创作、翻译和文艺批评等方式,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的理论探索与路径设计,形成了一个有趋同的审美气质和文学追求、有相对稳定的活动范围和组织方式、有较强的向心力的“真美善作家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这个有着清醒的文学变革意识、有着文坛典型性和共性的作家群的文学活动和著译实绩,来反思他们参与文学变革的思路、方式、文化姿态以及他们在历史的“当时”和文学史的“当下”的遭际,并从文学变革的角度来审视1930年代的文学如何在政治与商业的张力中、试图整合本土与外来文学资源,以择取新路、谋求发展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本文的论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1章引言部分。本章从中国晚清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这一学术视角,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视野中,通过资料梳理和观点呈现来展现百余年来曾氏父子研究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指出本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内容,说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2章曾朴、曾虚白父子的文学理想与实践。本章通过梳理曾朴、曾虚白父子参与文学活动的相关文学史料,来勾勒他们在常熟地域文化及其家学体统的影响下,所展现出来的通过文学著译活动在文学上除旧布新、“匡时治国”的文化理想,以及他们开放包容、全面革新中国文学的文化姿态。第3章“真美善”书店、杂志的创办及其文学活动。本章通过简要描述1930年代上海文化生产场域的生存规则,呈现“真美善”书店、杂志创立的历史文化条件,状述曾氏父子创办“真美善”书店杂志以“进修文艺”、“广交文友”的文学活动,并通过数据统计呈现“真美善”书店、杂志的出版实绩和刊物形态。在《真美善》杂志上,曾氏父子系统阐释了其“真”、“美”、“善”的文学理想与艺术标准,确定了“文学的范围”,为其“真美善”事业做出了形式规范与审美导向。第4章“真美善作家群”的形成及其文化姿态。本章论述“真美善作家群”的形成及聚集,展现其独特的“法国式沙龙”的文学生活方式和他们从“客厅”到“书店”由内而外的文化交往活动,描述了他们的群体性文化姿态:追求文学的“伟大”与“普及”,放低启蒙姿态,推倒文学的“非文艺性”壁垒,通过报媒、杂志的引导,组建“文化的班底”,建设“群众的文学”。第5章凝聚交际:艺术的宣扬与商业化推销。本章论述“真美善作家群”通过一些常规和创新性栏目及策划某些文学活动,对外宣扬自己的文学理念,并进行颇具“文化表演”色彩的自我推销活动,这是曾氏父子针对1930年代文学的生存规则和激烈竞争所进行的商业化推销。第6章“注重翻译事业”: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本章通过介绍曾朴、曾虚白父子及“真美善作家群”翻译外文学的成绩,来展示他们“容纳异性”与“系统翻译”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以及他们的翻译观念与技术探索对于现代翻译的意义。第7章结语。从文艺主张、文学理想、组织方式、与主流文坛的关系和最终命运等方面来看,“真美善”书店、杂志在1930年代的现代文坛上都是积极参与文学变革的典型代表,他们主动与新文学接近却又与新文学的新方向——革命文学主潮自觉疏离,这体现出他们独特的审美诉求和文学理想与现实文学需求的深刻矛盾。“真美善作家群”的文学实绩和文学史命运,为我们考察1930年代的文学生态提供了一个颇为独特的典型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