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汉语教学视角下的文化词语分析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词汇是最重要的语言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掌握一门语言,词汇的学习必不可少。同时,词汇也是文化的载体,词汇里面有很大部分是具有特殊内涵意义的文化词语。汉语里存在数量众多的文化词语,这些文化词语集中反映了中国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风貌,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学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文化词语往往是词汇中最能体现出文化差异性的部分,也是学习者最难以掌握、最容易理解错误并导致交际失败的部分”①。因此,学习和掌握汉语中的文化词语,对于提高学习者特别是母语环境中的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越南的汉语学习者逐年增加,汉语已成为越南的第二大外语语种。虽然越南刚刚有孔子学院,但是汉语在越南大学的推广速度令人惊讶。据不完全统计,越南现在已有60多所大学开设了中文系,或者把汉语设置为专业选修课。中越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因此,两国在文化方面有很多相同和相似性;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两国文化还存在着诸多差异,体现在文化词语上,即中越语言中既有内涵意义相同的文化词语,也有很多内涵意义不同的文化词语。对于越南汉语学习者来说,正确掌握汉语文化词语的内涵意义,对于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至关重要。综上所述,笔者以在越南使用最广泛的汉语教材《汉语教程》(1-3册)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统计法、访谈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教材中的文化词语进行详尽的统计与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汉越文化词语内涵意义的对比分析,从而对越南汉语文化词语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越汉语文化词语教学的相关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分别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以及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研究综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介绍。第三部分为本论文的主要部分,在介绍《汉语教程》这套教材的基础上,详尽统计该教材里的文化词语,并加以分类,再分别从1.中-越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词语;2.中-越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的文化词语;3.中-越概念意义相同,汉语有内涵意义,越语无内涵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词语意义的对比分析。第四部分为建议与全文总结。在上面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培训、教学手段和文化活动等方面对越南汉语文化词语的教学提出相关建议,之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初步规划。
其他文献
<正>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起,人们开始关注并研究语言的习得顺序,至今,此研究已经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内容及结论各方面有了一致的认识,但也有不少人对其研究提出了质疑。本
阅读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阅读教材的研究应该受到重视。《汉语阅读教程》是一套使用时间长、范围广的经典阅读教材,对它的分析研究对提高阅读教材质量有重要作用。从阅读心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新型的大数据技术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并且得到了有效的普及。与此同时,该种技术在各行各业当中也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不仅极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a—疱疹病毒亚科,人疱疹病毒3型。其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再度激活则引起带状疱疹。VZV自然感染人体后,大多数表现出终身免疫,也有极少数人会再次感染。
利用K-Ar同位素分析方法查明,大洼油田火山岩分布于房身泡组和中生界;应用测井资料建立了大洼油田中、新生界地层划分方程,并在地层划分方程基础上,建立了火山岩的测井识别方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以下简称印尼)是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国家,印尼占碑地区约有5-6万华人,但因政策等因素导致其华文教学发展滞后。目前学界对印尼占碑地区华文教学的研究尚属空
“未发已发”这一对概念最先出现在《中庸》中,从而也最先开启了讨论这对概念所属的心性论的法门。但是《中庸》在未发已发方面都未深入下去,在未发之体验和已发之工夫方面的探
在5G的多应用场景中,数据流量经常出现剧增的情况,网络切片中虚拟机资源可能无法满足用户正常需求。鉴于此,提出了一种以负载均衡为目标的网络切片功能迁移机制。该机制基于
火山岩储层压裂增产改造是国内外面临的新课题,没有成熟的工艺模式,风险大、效果差。如何准确把握制约难点和研究实施有针对性的工艺方法,已成为火山岩勘探开发取得突破的关
结构助词“的”在现代汉语虚词中可以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对于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来说,“的”的隐现问题既是重点更是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的隐现也是吉尔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