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群体感知中隐私保护任务匹配方案的研究及实现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群体感知是一种新兴的分布式感知数据收集范例,它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协作,在云端实现感知任务的分发与感知数据的收集利用,从而以群体协作的形式来完成大规模、复杂的数据感知任务。由于感知任务和感知用户的数量庞大且持续不断增加,为移动群体感知平台提供任务检索的任务匹配服务就显得尤其重要。在目前的研究中,进行任务匹配需要通过任务需求和用户属性来建立感知用户与任务之间的关联。然而,任务需求和感知用户属性都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一旦匹配的信息泄露会严重威胁用户的隐私。此外,参与感知任务的过程中感知用户会因为利益关系存在一些自私或恶意的行为,这些行为将直接影响感知数据的质量,进而导致感知任务结果不可信。因此,设计出隐私保护且具备恶意行为预防能力的任务匹配系统是目前移动群体感知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探索了移动群体感知中安全有效且保护隐私的任务匹配方法,做了以下工作:1.本文首先分析了任务匹配过程中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和实用性问题,介绍了本文隐私保护任务匹配方案的系统架构和面临的威胁,并针对方案的威胁模型详细定义一组的系统需求。2.本文基于可搜索加密技术构造了一个双向隐私保护的任务匹配方案,在不泄露感知用户和感知任务敏感信息的前提下,提供可靠的任务发布和准确的任务检索功能。3.本文考虑感知用户可能存在的重复数据上传行为和错误数据上传行为,提出一个改进的群签名方案,实现了对感知用户的匿名身份认证同时保证了签名的不可链接性,通过生成感知用户和感知任务绑定信息的方法,有效地预防重复数据上传的自私行为并实现对错误数据来源的追责。4.为了验证上述提出的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本文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从理论分析和实际开销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实验和性能测试,以及针对方案的隐私特性进行了安全性的证明,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案的开销具有优势,隐私特性更完善,能够在真实移动群体感知应用场景下保护隐私。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高频电路设计需求的不断增加,一些原本在低速数字设计中毫无影响的互连传输结构,也开始引发了信号完整性问题。鉴于无源互连结构在高频下展示出的强电气特性,本文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
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并改善了交通效率。通过将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与车联网相结合,车辆可将部分应
自二十世纪末至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发展,我国顺应国际潮流也引进了REITs。其最初源于“商事信托”的基本理念,该理念于十九世纪中叶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诞生。1960年,REITs在美国正式诞生。随后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借鉴美国,逐步引进了REITs。目前,美国是世界上REITs发展最成熟的国家,其发展经验值得各国借鉴。实质上,REITs属于产业投资基金的一
学位
学位
排污权交易是在科斯定理和环境外部性理论指导下设计出来的环境经济政策,起源于美国,初衷是允许企业将节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上交易,以此激励排污企业提高治污水平,从而实现降低
蕨类植物的卵发生是有性生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处于不同演化位置的蕨类植物其卵发生各有不同,研究其卵发生对于阐明其演化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金星蕨科种类众多,属内的分类存在争议。有关新月蕨属卵发生目前尚未有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披针新月蕨为材料,对其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进行显微和超微研究,对完善蕨类植物生殖生物学和探讨该种植物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披针新月蕨的配子体发育过程经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以乡村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产性景观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对乡村生产性景观的规划研究过多强调经济效益和审美价值,而对生态可持续建设等研究较少。本文从生态循环农业视角切入,首先阐述乡村生产性景观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在明晰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性景观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国内外生产性景观发展脉络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指出未来的发展
PPP模式是公、私部门之间长期合作,各展所长,共同承担利益与风险,完成行政任务,满足公共需求的一种活动模式。PPP模式具有发挥公私双方各自的优势而在我国蓬勃发展。虽然PPP
道路绿带对于改善道路中空气质量、保障行人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量研究道路PM2.5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并以实地测量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