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成年人的心肌细胞在病理状态下是不能分裂增殖的,而此时心肌代偿性肥大是心脏在此条件下满足机体生理需要最重要的代偿机制。 然而,最近有报道表明,正常或病理状态下的心脏中均可发现更新细胞的存在,这一现象在某些病理状态下的临床意义及重要性仍不十分清楚。 在心肌梗死的初始,这种肌细胞的复制并不能修复梗死本身,仅在梗死边缘或远离梗死部位的地方可出现,以后形成疤痕组织,导致心室重构,最终心功能不全,疤痕的面积可决定患者的预后。尽管,我们可采用药物或者基因调控等办法控制细胞周期增加细胞对再生的反应,但心肌细胞再生过程远比单纯细胞复制要复杂,因为最终的要求是想获得一个无疤痕的心脏。另外,细胞周期的调控将会引起细胞凋亡、肿瘤生成甚至心肌病。 干细胞治疗提供了修复梗死心肌并预防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生物学策略,因为越来越多的动物和临床实验证据表明,骨髓干细胞可再生为心肌细胞。然而,在将此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研究表明,将骨骼肌干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鼠类或猪的心脏梗死边缘均可观察到心脏功能的改善,但这还远不够,理想的要求应当是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形成电-机械耦联,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则是行使这一功能的物质基础。骨骼肌干细胞因其不能与宿主细胞形成电-机械耦联,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趋于淘汰。至今为止,还很少有关于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患者心律失常的报道,但仍不能排除这一可能性,因为临床随访时间尚短。 Pak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干细胞移植后可使心脏交感神经末梢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