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究了以海南新鲜椰子壳为原料,通过浸渍法活化、管式炉炭化制备了椰壳活性炭;并以椰壳活性炭作为碳源,以浓硫酸为磺化剂,一锅磺化法制备了多孔特征的磺化椰壳炭固体酸(SCSAC)。利用酸度滴定、红外光谱分析法、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以及成品椰壳炭固体酸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SCSAC作为催化剂,催化乙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并优化其合成条件以提高其催化性能。另外,为拓展SCSAC的应用,考察了其它酸类与酯类在相同条件下的酯化反应,以及醇、二元醇与酮的缩合反应。并将SCSAC催化剂与商品购买的活性炭制备的磺化活性炭催化剂及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催化性能进行对比,探究不同碳源、不同基团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了 SCSAC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特性。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FTIR)、热重分析法(TGA)、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合成的中间产物及催化剂SCSAC进行表征分析。X射线衍射中,炭化后纤维素峰消失并出现了明显的不定型碳结构的吸收峰,表明炭化过程形成了大量的无定型碳结构。FT-IR中磺化后椰壳碳在1178 cm-1、1034 cm-1、589cm-1处出现了-SO3H的特征峰,表明成功的引入了磺酸基团。氮气吸附脱附测试中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提升使材料的比表面积与孔容增大,纳米微孔道增多,介孔孔道减少。元素分析表中,炭化后样品的C元素含量的大大提高,磺化后样品的S元素从0%到2.927%,充分映证了整个催化剂的合成路线。扫描电镜图谱中,SCSAC呈现多孔疏松的蜂窝状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发达孔道的特点。优化了磺化椰壳炭的合成条件,原料和活化剂投量比;炭化温度;炭化保温时间;磺化剂投量比;磺化时间。结果表明:原料和活化剂投量比为1:1时,催化效率最高;炭化温度350℃催化效率最高,但催化剂炭化效果差,收率低,故选450℃为最优炭化温度:炭化保温时间为2h时催化剂效率最高;磺化剂样品投量比为1g:20mL时催化效率最高。以最优条件制备的SCSAC在酯化与缩酮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酯化反应中,低碳链酸的酯化转化率达到97%以上。一元醇和二元醇与环己酮在常温下的缩酮反应,转化率达到76.7%和95.0%。对比SCSAC与购买的活性炭制备的磺化活性碳和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三种固体酸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SCSAC的酸催化性能远远高于其他两种。考察催化剂的重复使用结果表明:80℃体系中使用7次后催化反应的转化率达到87.9%,120℃体系中使用7次后催化反应的转化率达到71.9%,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