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萨南开发区南Q-南W区块,该区块经过二次加密调整后薄差层和表外层动用程度低的情况,进行剩余油挖潜工作。通过多学科油藏研究后分析可知,该区块由于井距大,地下结构复杂,原有井网不适应薄差油层的开采,造成二次加密后薄差层和表外层动用厚度低,目前仍有部分薄油层及表外层动用差或未动用,为改善这部分油层动用状况,挖掘剩余油潜力,部署三次加密井网。利用该区块各种动、静态数据资料分析,建立地质模型,分析了剩余油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砂体采出程度、剩余储量不同;剩余油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分布零散;.动用差和未动用的砂岩厚度以表外层为主;薄差油层与表外油层采出程度低,剩余油相对富集。根据目前井网现在、经济界限原则的确定以及井网的再利用,对该区块以“均匀布井、选择性钻井”的方式进行调整。并提出五种不同布井方案。由于该区块三次加密调整对象是是以萨、葡、高油层的薄差油层为主,因此布井方案中要着重考虑完善二次加密井的注采关系,三次加密调整主要是与二次加密调整相结合,共同完善薄差油层的注采关系,缩小注采井距。通过五种不同布井方案对比,方案二(在一次加密井排上,井间布间注间采油水井,三次加密形成250×250m五点法面积井网。共布油水井145口,其中油井79口,水井66口。)与原井网的衔接关系交还,井网综合利用率高。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及时进行配套措施改造及方案调整,通过优化射孔方案设计,优化注水方案调整,压裂、酸化或化学调剖等方法,缓解了层间矛盾,提高了薄差油层的动用程度。通过三次加密方案调整,改善了油层的动用状况,水驱控制程度提高,调整了区块井网的注水结构,提高了区块的采油速度,减缓了自然递减率,提高了采收率。通过一系列三次加密调整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方案的实施后,可以提高历史拟合的精度与速度,进行剩余油潜力大小和分布特点研究,实现剩余油分布的量化和细化描述,研究结果可以有效的指导油田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对水驱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