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锡林郭勒草原地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是世界著名四大优良草原之一,长期以来为社会提供着大量畜牧产品。在近几十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遭遇严重破坏。生态补偿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有效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新型手段,是国内外学者的目前比较关注的研究课题。较国外而言,我国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相对落后,而关于草原生态补偿的研究和实践尤为薄弱。本文简要阐述了生态补偿理论并例举了其他地区生态补偿的成功案例,介绍了锡林郭勒草原现行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围封转移战略、禁牧休牧轮牧、禁牧舍饲、生态移民等生态补偿措施。在肯定了锡林郭勒草原通过生态补偿取得了草原生态环境恢复、农牧业基础设施加强、牧区生产生活方式改善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锡林郭勒草原生态补偿中法律和相关机制缺失、补偿方式单一、缺乏监管和激励机制等制度漏洞,以及生态移民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了巩固生态补偿的成果,解决分析中凸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应该克服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在生存与发展的矛盾中寻找平衡点,积极协调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