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性的社会运动,用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青年一代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把奥林匹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由于奥林匹克运动与体育密不可分的关系,体育工作者担负着传播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而普通高校体育院系是培养体育师资的主要部门,因此对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的师生进行奥林匹克人文教育是传承奥林匹克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一条重要的渠道。体育院校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传播效果。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内涵。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从人与人关系方面看,奥林匹克倡导和坚持的是平等、相互尊重、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无论是种族的、性别的、宗教的,还是意识形态;在国与国之间,奥林匹克运动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在文化方面,国际奥委会认为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又为文化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在教育方面,要具体贯彻奥林匹克人文精神,就需要从教育的角度看,教育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和提高的根本,奥林匹克运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教育运动;在体育和教育的结合方面,应注意两个问题,即“寓教于体”和“体中重教”。本文对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现状以及开展的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现状主要从体育专业老师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对待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态度、掌握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获得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传播途径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影响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奥林匹克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接受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态度意识较弱,体育专业学生和教师对自身的奥林匹克人文知识感觉不满意,但是主动了解和探索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意识还较薄弱,直接影响了他们掌握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造成其人文素养较低。2、奥林匹克人文精神传播途径单一,没有充分地利用各类媒体和其它途径进行传播。3、各校对奥林匹克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人文知识学习习惯。4、学校教育没有成为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多角度剖析影响因素,可以将河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奥林匹克人文知识匮乏原因归纳为: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不深;由于传统体育教育的弊端性,体育教师的自身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缺乏也是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因素;学校大环境并不重视奥林匹克人文知识传播,造成了硬件传播渠道的不通畅。最后本文有针对性的构建了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模式:1、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的特殊性,要改革体育教师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书籍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直观传播方式的功能,多方面多渠道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奥林匹克人文知识,做到这些才能使河北高校体育专业奥林匹克人文教育模式的硬件环境够硬。2、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和教师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缺乏的问题,学校必须通过开设课程、加强培训、组织讲座等方式提高这些现在或未来肩负着传播奥林匹克文化职责的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奥林匹克人文素养。要加大奥林匹克人文教育必修课的开设力度,加强和鼓励奥林匹克人文教育软件的开发,通过强化学校这些软件环境的条件,才能使河北高校体育专业奥林匹克人文教育模式的软件环境不软。3、面对依然存在的落后的社会观念和政府职能部门对开展奥林匹克人文教育重要性宣传力度缺乏的整体环境,河北省普通院校体育院系只有通过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努力开启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奥林匹克人文教育逐渐在全社会形成气候和影响,最终为奥林匹克、学校教育、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